《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自传。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忏悔录》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非常大,直接导致了法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开端,对中国的自传体文学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卢梭也是现代自传体写作的第一人。
在知网上对卢梭的研究的期刊也是相当之多,用“卢梭《忏悔录》”作为关键词去搜索,一共有140篇质量上乘的文献论文,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卢梭的爱情观、卢梭的自传观、卢梭的忏悔意识、卢梭对中国自传体文学的影响等等.
这个图说明研究集中的领域不多,多是研究者对《忏悔录》百花齐放的研究主题。所以我经过搜索整合,浏览140篇论文,仔细精读其中的10篇之后得出,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上:《随想录》、郁达夫、自传体。当然也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但是都没有形成集中的研究主题,所以也就没有更多的去一一阅读。
1.卢梭的自传体。自从《忏悔录》出版且获得极大的声誉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卢梭的自传体裁有着很大的争议,要么是郁达夫、谢冰莹等人受到这种自传体的影响甚大,并对卢梭中包含的真实性高度赞扬,另一派诸如保罗德曼等西方学者,研究解构主义的学者却对这种自传体裁中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这跟小说这类题材一样都是虚构的,具有欺骗性。
罗曼·罗兰对卢梭《忏悔录》的评价很高,在著作《卢梭的生平和著作》中说:“他发现了真正的`我' 。他永远不厌其烦地观察他自己 。直到他那时代, 还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同样的高度 ,只有蒙田是例外 ,卢梭甚至指责他在公众面前装腔作势, 现在在这么大胆地表现自己时 ,他把自己剥得精光并把他那时代成千上万人所被迫忍受的一切都暴露了出来。“中国许多作家,郁达夫的《达夫自传》、郭沫若的《沫若自传》、瞿秋白的《多余的话》都从《忏悔录》中汲取过诸多精华。他们对《忏悔录》的推崇,主要是来自卢梭能真实的暴露自己,把自己的分析一字一句的说出来。《忏悔录》引言中如此说道:“我既然把我自己完全赤裸裸地摆在公众面前,就不该有任何隐晦或隐瞒的情节,我们必须从始至终站在读者面前, 叫读者可以原原本本地了解我心灵中的一切迷误 , 叫读者洞见我生活中的一切角落, 叫读者片刻不停地用眼盯着我 ,要不然 ,当读者在我的叙述中发现最小的漏洞和空隙时 , 心里会想 :“他那时候做什么去了?”就会指责我好象不肯把一切都讲出来。”正因为有此信念的支持下,卢梭坦荡地写出他认为令他耻辱的事件:早熟的性意识和可笑的童年表现、“玛莉丝丝带事件”、抛弃朋友麦乐特尔、将五个孩子送往育婴堂......他唾弃以往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自传,认为这”在这些假装坦率的人里高居首位,他们用说真话来骗人。蒙田让人看到自己的缺点 ,但他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没有可憎之处的人是决不存在的。蒙田把自己描绘得很像自己, 但仅仅从侧面来描绘。谁知道他挡起来的那一边的脸上会不会有条刀伤或者有只瞎眼, 把他的容貌完全改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