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还没来的急消化,却抑制不住上来粗浅记上几笔。这周更新的《奇葩说》太棒了,昨天是探讨一种亲子关系,辩题是养老,可我却感触了很多……
亲子关系,可能最让人纠结的是长大以后。
尤其是社会变革发展的今天,很多事物都在快速变化,有时错觉好像猛然发现差距突然间就大了。于是,出现了代沟,出现空巢,出现了如何养老的问题。而这些词汇的出现和后面有关这类问题的思考,却是在问题实际出现很久之后。
现在电视上看得到公益广告提醒,比如——放下手机,多陪爱的人。诸如此类的温暖小贴士。是啊,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智能,可人们好像也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淡。
当大家,环境都这样时,我从发现时候的震惊到周围人同样经历的同理心,到后面居然好像“理所应当”地在麻木中接受了。
发现问题的目的不只是单单提出,而是思考以及可以给出最恰当的解决办法。
不得不承认,我现在仍然还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路上,我的所有触点,感怀,难受,都是因为我还不足以去面对,哪怕仅仅想到一个还不太成型的办法。
我是从小被耳提面命教育听话的一代,是只要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一代,是父母殷切期盼考出去上大学的一代,也是就业移民等着衣锦还乡的一代。
我妈妈从小就常说尊重我的意愿,可她却又另一方面采取强势建议,对我有效的是她的强势并不是脾气暴躁趾高气昂,而是循循善诱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听着听着,我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因为在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中自己的意见压根不重要,甚至几乎零存活,怂的实在拗不过她啊。
直到真的离开家人上学,一切生活需要独自面对,我才开始学着自理。假装着自立,可我自己是如何外强中干,别人不知道,我自己最清楚。当我开始努力做自己的时候,好像也是和妈妈频繁吵架的开始,前段时间买回来的《为何家会伤人》一页都没翻看,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敢看。对,就是怯于面对!
很多话题,真的只能是自己躲在一个地方,自处蜷缩,听着看着想着。而自处,最需要胆量。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伪装,也无从伪装,内在很多在意遮不住的裸露在自己面前。
节目中我哭了好久,我思绪很乱,辩手的话已然对我不再是重点,我的思绪牵引进了自己的感受——我看到了自己的偏激,看到了自己一味的埋怨,我无法正视自己那些过往说过伤害她的话。因为我和妈妈其实都是在靠“猜”着去爱对方。
当我们误以为那样做更好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是在伤害了。只是,彼此不知道。真的是不知道。可怕的陌生,因为这出现在至亲至近的两个人之间。
我们虽然不是关系恶劣到水火,可我们客气的一点也不亲近。但我曾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啊!我来自于她,却对她真正的需求一无所知,每每想到这点,疼的自己呼吸都痛。
这么多年我压根不会爱她。这种无力挫败,使我一直逃避躲藏,仓惶狼狈。而讽刺的是,我的朋友大多评价我情商很高,善解人意。
我爱看奇葩说,不是因为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触动了我什么。
所以今天我试着和不善与我交流的爸爸电话聊天34.5分钟,特别舒服,不牵强也没有故意没话找话。原来尝试走那么一步,虽然还是会不熟悉,别扭?害怕,但也没那么难。
一句笑话没说,却在电话中听到爸爸发自内心的笑声,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