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对于热爱诗词的学者来说,那是一种极度的享受,我便是其中之一。第三期即将接近尾声,无论有多么不舍,终将要散去。而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家庭团中一对父女。女儿两次登台答题,都不尽人意,最后落泪了,董老师鼓励这这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董老师身上散发出的诗书气自华,着实让人赞叹!而小姑娘的父亲也在不断鼓励着自己的女儿,没关系不要灰心!你已经很棒了!小姑娘透露到:我喜欢诗词是受我爸爸的影响,小时候爸爸为了说服我早上六点起来背诗词,他也早上六点起来带着我一起背诗词……
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这姑娘的答题成绩,也不是这场诗词大会的精彩,而是这父亲对女儿的爱!父亲为了说服女儿能够早上六点起来背诗,自己带着女儿一起,直到女儿去外地上学。这是榜样的力量,爱的力量!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父女俩的言行不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写照吗?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与家长沟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家长回答的是:我上班很忙,真的没什么时间,我又不识字……等等一系列责任推卸。却总在抱怨我怎么生出了,教出了这样一个儿子!随后便是一顿对孩子的痛打,而孩子被打完以后,却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我做错了什么,为啥打我?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父母对孩子上比比皆是,父母总是一味的向孩子强加自己的想法,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怎样才能让孩子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每个人的对“理想”的标准都不一样。但不管标准怎样,我只有一个问题:做父母的想要孩子做到这样,那你自己可有做到,试想连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又怎能做到?大部分的父母对忽视了榜样的力量!
纳闷了,榜样的力量有多大?让我把目光聚向诗词大会中的这对父女,我想孩子优秀,是因为她有一对优秀的父母,是他们的朝朝暮暮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而像这样的家庭诗词大会中可看到很多很多,个个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代传一代!所以文化的传承它不仅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整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