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巨大成功,让爆品成为营销领域的热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许多公司都把爆品思维引入公司产品战略中。近来,笔者重温金错刀的《爆品战略》,今天来谈谈个人对爆品战略或者说爆品思维的一些认识。
在《爆品战略》一书中,金错刀花了大量的笔墨放在小米的案例分析上,结合其他一些互联网以及过往的成功爆品案例,总结了爆品研发的三大法则:痛点法则、尖叫点法则和爆点法则,并结合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特点,分析两类行业如何引进爆品思维的一些基本策略思维。分析全书内容,虽然各种理论、概念很多,但总体概括一下。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爆品,其关键是淋漓尽致的体现用户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看爆品研发的缘由,即用户痛点。所有成功的爆品都是基于解决客户现实中存在的某个痛点而被研发出来的。用户的痛点有很多,但能满足爆品研发要求的,必须是大众化的痛点,只有是大众化的痛点,才有后期通过用户粉丝大量传播,成为爆品的市场基础。
然后,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成功的爆品必须是高性价比的产品。按雷军的想法,利润率为零的产品才是最理想的状态,那公司靠什么盈利,“羊毛出在猪身上”,靠软件、靠增值服务。解决用户对某个产品的痛点,超预期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包括不断分析用户反馈,快速的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这些本质上说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都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最后到引爆阶段,与传统的大量打广告单向传播不同,爆品战略中的传播,依靠的是口碑传播。从小范围的核心社群,通过与用户的不断互动,诱导,逐步提高用户的粉丝人群,结合借势营销,实现爆品的引爆。整个引爆过程中,从找到小范围的核心族群,到持续的互动、诱导、反馈,乃至借势营销,都是对用户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只有持续满足用户,产品才能在用户中产生持续的正向信息,让爆品从小范围传播变得广为人知。而流量产品,更是利用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带来大量的流量。
由此可见,成为爆品核心的关键,就是要从产品的研发到传播,一系列环节,体现用户思维,通过分析用户心理,研发超预期的产品,促成产品在用户中的引爆,这是爆品形成的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就是市场空间,可以说,大多数日用商品及服务行业,没有地域限制的市场,或者有地域限制的,但受众人群广泛的,都适用于爆品战略。当然,还是有相当的行业,采用爆品战略时要慎重一些,比如专注于少数的分散高端人群的地域性服务,面向人群十分稀缺,核心痛点比较单一,在研发超预期产品时就要慎重。此情况下,根据用户痛点,研发的超预期产品,通常解决的只是少数用户的痛点,本来市场就狭小,满足的又是少数人群的极少数,不仅不能达到爆品的效果,还可能导致用户量的不足,缩小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另外,超预期产品意味着公司成本的提高,由于用户量不足,企业为了保证基本的利润,无法根据爆品战略的思想,把价格降低到竞争对手无法赶超的程度,实际上就失去了爆品战略实施的意义。
总之,任何一种营销思维可以说都是一剂药,有适用的地方,就用不适用的地方。企业要根据自身行业状况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合自身的营销思维,否则就会出现那种胃病没治好,却把肝、肾给伤了的事儿,这种事儿想必每个老板、经理都不愿意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