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慰剂效应”。一个人觉得自己这儿不舒服那儿疼,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个药,服用之后,真的感觉好多了——而实际上“药”的成份是淀粉,根本没有治病得作用,“药”只是个安慰剂。患者所谓“感觉好多了”,其实完全是个心里作用。
2.“安慰剂”的疗效实验。很多病症,在最科学、最客观的检测下,研究人员发现,患者服用了安慰剂,不仅仅“感觉好多了”,而且身体的硬指标,比如血压,也真的变好了。
3.“反安慰剂效应”。一个人本来什么事儿都没有,可总觉得自己有问题,结果身体就真的有了问题。
4.把自己吓死的“反安慰剂效应”的极端例子。1970年代,美国的一个病人被医生诊断是肝癌晚期,过了几个月就死掉了 —— 可是死后解剖显示,当时的医生是误诊,他根本就没有肝癌。他不是死于癌症,他是死于以为自己真到了肝癌晚期。
5.“安慰剂效应”或“反安慰剂效应”为什么会起作用?简单地说是,思想作用于大脑,大脑让身体分泌了相关激素。
更多更详细的内容,请收看《万维钢.精英日课》日课217 | 如果修心能养生,你应该怎样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