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张德芬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书。
这本书呢它主要写了一位白领,他在有一天,内心冲突特别严重,特别烦躁,的时候,偶遇了一位老人,从此之后,老人陪伴着她拨开他生命中的迷雾,一点一点的,让他看到更加真实的自己。其实,看完书知道那是传奇自己也好,想遇到这样的优惠,自己也好,想遇到这样的一位老人。我是在2010年,偶然间得到了这样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就。早上心理学这条路之后,慢慢的发现,老人你觉得他很高深,他,就是很,飘渺不定,你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但是一旦你保持着觉察去生活的话,老人处处都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古人给我们的教诲,其实放到我们自己成长身上,也非常有用,一人为镜,你身边的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镜子,他可以照出来你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找,所以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烦恼。
为什么介绍这本书给大家?我觉得有以下四点,第一呢,这本书的女主人公是白领,那其实就是有文化的人啦,一文化的人都爱去反思,是吧?你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他如果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一般他是不会去做的,所以我们在座的肯定都是,这是分子,所以比较贴合我们的生命的实际。第二呢就是,女主人公的生活的经历,结过婚。为什么说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呢?并不在于你找这个老公好也不好,有没有钱,而是一旦有了亲密关系,他就是你最清晰的一面镜子,把你照得无遁形,必须要面对自己生命中该做的功课,否则的话没有办法成长。
第三,这本书里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照着去做,这样子的话,便于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
第四,是想给大家说,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是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生活中修行……
你要是走上自我成长这条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是时间很久的,所以这本书,需要反复去看,反复去读,一点一点体会,很有味道的一本书,很有价值。
这本书让我,最有感触的,有很多,主要给大家分享几点,
第一点就是,我是谁,因为若玲有一天和老公吵架之后呢,开着车漫无目的的跑在天上,然后,应该是堵车了,他抄了一条小道就迷路了,迷路了之后呢就看到了一间小房子,他去房子里,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这个时候,老人问她,你是谁?这个问题问的多好,这是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任何一个生命,都要思考这三个问题,都跑不出这三个问题。如果搞明白了,那这一生,不一定做出很多红红烈烈的成就,但最起码活的通透。如果搞不明白,就活该,一直活在,圈圈绕里,不停的有烦恼,好像出来了,然后又进去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般,别人问你是谁,你会怎么回答?我?叫啥?我在哪里工作,对吧?我是什么样的职务?我是什么样的身份?大家都还有一个观念,觉得你看他的地位比较高。
那有一次我就在网上查我的名字,出来了,很多,其中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是一名警察,我就在想,那这个名字能代表我吗?你们回去也可以试一试啊。那我的工作,我的职务,我就在想,那有一天我辞职了呢,我就不是我了吗?我的身体好的时候,说我生病的时候呢就不说我了吗?我的很多思想,有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努力工作,因为从小妈妈就教导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努力工作,可有的时候真的很想偷个懒,那到底哪个是真的我呢?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既然这边说不通,那,就再想想,我不是谁。这样一想,名字也不是我,我不是我的名字,身份也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身份,身体也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身体,思想也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思想。那我到底是谁?我不存在吗?又觉得不对,我是存在的,明明有我呀。
所以我们就很痛苦,张德芬就说我们人类所受的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然后呢盲目的去攀附,去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一个女人的钥匙丢了,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故事。
那怎样找到真我呢?老人,交给若凌一些思路,一些方法,其实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去找。身份认同,思想,情绪,身体,然后最里面是真,我,真我其实就是一种爱,喜悦,和平的状态。有图
这里面,最难觉察到的就是你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思维,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从来不去检查一下思维的正确性。因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植入了我们的大脑。
就举个例子来说,小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要求我们做一个好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书152页。
二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两个小孩摸了富人家的车子。结果却不一样。
我的志明感到愤怒,因为她很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我。
老是问,这是真的吗?若琳开始反思。
当你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当你没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你在看志明,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呢?结合自己。为什么看别人的老公老婆都觉得挺好的,看自己的觉得哪里都不好,因为我们开始投射了!
形成了惯性的思维,没有去关照它。偶尔人家做的好了一次,基本上对方的反应都是,你怎么了?神经病吧!
人生如戏,本质上是独角戏!
三当下
此刻,最大的收获,困惑,最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