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开个栏目写一写单词,暂名为“深度单词”,有好的建议欢迎提出。每次讲一个单词,希望看完之后能让人记住。
开篇第一个词是panacea。
音标:英音/ˌpænə'si:ə/,美音/ˌpænəˈsiə/。
词性为名词,意思为:治百病的药,万灵药。
英文释义:
1. hypothetical remedy for all ills or diseases; once sought by the alchemists (假设能治愈所有疾病的药;曾经为炼金术士所追寻)
synonymous:nostrum,catholicon,cure-all (这几个也是“灵丹妙药、万灵药”的意思。)
2. (Greek mythology) the goddess of healing; daughter of Aesculapius and sister of Hygeia (希腊神话中掌管治愈的女神)
其实仔细想想,这是个很奇怪的词,它作为基石的概念就是虚构的(fictional)、假定存在的(hypothetical),现实中的药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side-effect),哪有什么灵丹妙药是能治愈一切疾病的呢?就连喝水,都有水中毒呢。如果有,那就是奇迹(miracle)了,也就脱离了医学和科学的范围。
想起这个词来,主要是最近引发大量关注的“电击治疗网瘾”事件,那么多的孩子被父母送去“治网瘾”,那些父母并不完全无知或疯狂,甚至还有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想起来真的令人胆寒,他们都是非常正常、非常普通的父母,却把自己的孩子推向了恶魔。
中国人讲究孝顺(filial piety),最重要的就是听话,实质是把孩子看做私有财产,他们竭尽全力阻止孩子做他们标准中不好的事情。在“网瘾”这件事上,他们一定是试过了很多方法但是没有效果,特别绝望(desperate),才会想到送孩子去“治疗”,反正送进去有人管教,出来之后也不反抗了,多好,解决了众多家长的痛点,成本低收益高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不考虑人性的话,真是个完美的创业项目。据说那所机构是临沂当地的摇钱树,进去的孩子基本上跑不出去,看完报道真是觉得人性泯灭。
但,电击之后的“治愈”是真实的吗?“治疗”后的孩子还是健全的人吗?
我有一种感觉,中国的大部分家长要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而是要孩子过上自己认可的生活,比如认真学习考个好大学,到一定年纪就结婚生孩子。有人调侃,要是说送进那里能保证马上结婚生孩子,估计大部分谴责杨永信的大龄未婚青年也会被父母关进去。
送孩子去“治网瘾中心”的家长们,根本没意识到,教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更没有包治百病的万灵药。就算孩子终于听话了,但成了一具没有思考能力的行尸走肉,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干脆养条狗呢?
在别的事情上也一样,很多女孩子觉得减肥或者整容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者是能达到事业上的成功,或者是能俘获心爱的人。可是,人生就是充满了挫败和失意,变美并不能保证一辈子的幸福。同理,财富地位名声都是如此。困难痛苦总是存在的,没有万灵药能解救我们。
人性懒惰,总是倾向于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如果有什么东西听起来太完美,你就该怀疑它的真实性了,比如说号称能治癌症的气功,利息高达200%的理财,当然还有各种自称看了就能学会几百个单词的文章,单词还是得一个个地背,没法偷懒的,就算是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吃多了也会吐的不是?
牢记这句话:世上没有万灵药。There is no panacea i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