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朋友,最头疼的可能就是孩子不听话。比如孩子不按时吃饭,你追着他一圈圈的跑,怎么哄怎么劝他就是不吃;又比如孩子经常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也不收拾,你跟他讲道理他不听,吼他他更是不听,收拾房间的活永远都是你干;再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你越是着急,他越是磨磨蹭蹭,就跟故意跟你作对似的,让你恨不得打他一顿。这些情况大家都不陌生,而且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大家都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孩子:挑战》就能帮上我们的忙。
《孩子:挑战》这本书是很多父母的必读书,在国外很流行,流行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如果要开设一门育儿课程,这本书肯定是标准教材,口碑那是没的说。难得的是,这本书自上世纪40年代出版后,再版多次,畅销不衰,依然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有用的指引。
书的作者叫鲁道夫.德雷克斯,他是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也是位著名的教育家,有着40年育儿领域工作经验。他最牛的地方在于将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融入到工作之中,发展出一套养育孩子的方法,帮很多父母和孩子建立了良好关系,在西方教育界很有影响力。
那么这位阿德勒又是谁呢?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心理学界三巨头。他曾经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随着他在心理学领域的继续深入,他们在学术上产生了分歧,最后俩人分道扬镳,他自成一派,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重视人际关系,重视童年对人的影响,强调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养育孩子,培养他们独立、自信、勇敢等优良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于如何正确养育孩子,书里推荐的很多方法都是基于阿德勒的理论,提倡父母也要学习养育孩子的知识,要把孩子当成朋友,了解他们,接纳他们,相信他们,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验证这套方法的有效性,鲁道夫.德雷克斯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家庭关系咨询中心,为养育孩子存在困难的父母提供专业的帮助。经过成百上千的父母证明,并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这套方法不断完善,对解决家庭冲突,改善亲子关系十分有效。这套方法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也一定能让身为父母的你有很多收获。
这本书共讲述了四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对事不对人,不给孩子贴任何标签;
第二个重点,把孩子当朋友,少奖励少惩罚;
第三个重点,说话算话,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第四个重点,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第一个重点内容,对事不对人,不给孩子贴任何标签。
作为大人,我们都讨厌被人贴标签。我们认为被贴上不好的标签是对我们的不尊重,但对孩子,我们又很习惯给他们贴标签。
我们经常给听话的,学习好的,讲礼貌的贴上好孩子的标签,又是表扬又是夸奖,表达出对他们的喜欢。那些不听话的,学习不好的,四处惹事的就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是批评就是指责,看他们怎么都不顺眼。这套做法我们习以为常,却忘了思考,坏的到底是孩子这个人,还是孩子的行为?
我们都认为孩子的行为是有目的,而且目的就是坏的,所以就认为孩子这个人是坏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孩子的行为确实是有目的,但和坏不坏没关系,而且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我们大人很多时候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目的,更何况小孩子呢。
孩子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这点我们知道了。但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即使是刚出生的小婴儿,他的行为也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寻找在家里的存在感。
存在感就是他想要属于这个家,被爸爸妈妈接纳和认可。但是怎么做才能确定呢?他会观察周围环境,用各种行为试探,再根据大人对他的反应发展出一套行为模式来。
比如只要他一哭,妈妈就过来安慰他,他便确定哭是吸引妈妈的好方法,此后他就经常用这一招。比如只要他不睡觉,妈妈就会一直抱着哄他,他认为这样做能让妈妈在乎他,于是他就变得特别不爱睡觉。总之,只要他确定某些行为能够吸引父母的关注,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他就会重复这些行为,这些行为再经过父母的配合,就很难再改变。
孩子再大点,寻找存在感的方式就换成了这个年龄段常见的行为。举两个例子来说,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无论你怎么催促他都不提高速度,你可能会认为是他性子慢。他总是欺负弟弟妹妹,打他多少次他都不改,你会认为他是脾气不好,是他本性就这样。
知道了孩子寻找存在感的目的,我们就能知道。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是因为只有这样妈妈才会一直陪着他,给予他全部的关注。只要他欺负弟弟妹妹,妈妈就会只关注他,围着他团团转。这些不良行为能让他感到自己的地位是重要的,他是有存在感的,所以才会一直这么做。
我们没有察觉到孩子表现不好的根本原因,只停留在表面的行为上,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为此责备或批评他们,希望能纠正他们的行为,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再怎么折腾都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他本质并不坏,只是他的行为不合时宜。他也没有对错,他只是不成熟,为了吸引我们的关注用错了方法。
他们被我们责备和批评,心里不会好受,挨一顿打,日子更不会好过。但他们依然不屈不挠的惹怒我们,说明我们平时对他的关注与理解太少了,他感受不到被关注,在家里找不到存在感。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多关注他,陪他,肯定他的优点,让他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认可。我们能做的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让他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让他做一些他这个年龄能够胜任的工作。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他会感觉被爸爸妈妈接受和认可,他对这个家也是有用的,他的存在感就找到了。又比如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亲子时间。可以设定某个固定的时间和他玩游戏,或者带着他散步,或者睡前跟他聊聊天等等,他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对我们也就更信任和依恋,不会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再去动脑筋使坏。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满足了他的需求,让他在平时就能找到存在感,他就不会通过坏行为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各种坏习惯也就改掉了。
孩子的坏的行为其实并不是他本性不好,他只是不成熟,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用错了方法。我们不能把他的坏行为等同于他这个人本身,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区别对待。我们要关注行为背后的目的,并给与正确的引导。
第二个,对孩子平等对待,少奖励少惩罚。
作者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都是弊大于利,要谨慎使用。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没有把孩子当朋友对待,我们和孩子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不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反倒让孩子更加不配合。
先说说为什么不建议惩罚孩子。我们对同龄人彬彬有礼,十分友好,但对孩子就不这样。我们认为惩罚孩子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我们还认为孩子就得听我们的,不听话就得想办法让他听话。所以你看,我们对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不信任他们,而且对孩子还有很强的支配欲望,我们的地位是高于孩子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惩罚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惩罚是在创造对立,只会激发被惩罚的人反抗的欲望。
举个例子,孩子不吃饭,我们软硬兼施他就是不张嘴,为了让他吃饭,我们打了他一顿,他不情愿的吃了几口。可是第二天,在吃饭上他还是不配合,于是我们又打了他一顿,他又吃了几口。每天都这样,吃饭总是伴随着孩子的哭声,我们的惩罚一点效果都没有。
如果有人问我们,打孩子真的是为孩子好吗?我们肯定会说,当然是为了孩子好啊,孩子不吃饭怎么能身体健康。可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可能意识不到。
我们惩罚孩子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我们是用惩罚孩子的方式来掩饰我们自己的挫败感。当父母的,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又把他们照顾的这么好,孩子当然得听我们的。于是当孩子不听话,我们便觉得受到了挑战,为了急于证明自己的地位,我们便想要控制孩子。冲动之下,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揍他一顿让他尽快听话。
我们想让孩子吃饭,所以孩子必须吃饭,这是明显的要把我们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可是强迫是没用的,只能激起孩子更加强烈的反抗欲望。因为我们很在乎他是否好好吃饭,他就对症下药,用不吃饭来让我们抓狂。只要我们继续打他,他就不会停止反抗,所以孩子虽然每天打,效果并不好。
另一方面,我们惩罚孩子是因为我们不信任孩子。我们自己都有很多事情处理不好,所以我们就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得听从我们的指导才能更好的生活。于是,当孩子做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合理的时候,更加确认了我们的想法,更加想要让他按照我们说的做。
如果我们的朋友不吃饭,我们可不会批评他,甚至打他一顿让乖乖吃饭。我们没把孩子当朋友,总想让他听我们的,也就不会考虑到,孩子也是有自己尊严的,也有自己的意愿。孩子有权决定是否吃饭以及什么时候吃饭,我们不能强迫他听我们的。但是为了他的健康考虑,我们得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当我们不强迫他们,对他们很友好,他就会接受我们的引导。我们可以告诉他,他不吃饭说明他不饿,那么他就该离开餐桌。等到他想要吃东西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很遗憾他没有吃饱。但是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有东西吃。他只有等到下一顿饭才能吃到东西,所以他得耐心等待。这样我们既没有强迫他,也就不会让他产生对立情绪,而且我们引导他认识不吃饭的后果,体验到不吃饭很难受,他就知道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然会停止这样的行为,好好吃饭。
说完惩罚不可取,下面我们再说说为什么也要少奖励。
很多父母都喜欢用物质来奖励孩子,比如帮忙做家务就给零用钱,或者学习成绩好就给买礼物一类的,这些奖励确实让孩子的表现在短期内有提高,但是长远看并不可取,它会严重的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只要表现好就奖励,那么这次奖励了,下次也得奖励,奖励的次数越来越多,孩子会认为他做某些事情是为了奖励,而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或对家庭有贡献。他做事情的模式就成了,有奖赏我就去做,没奖赏我就不做。如果他做了某件事,而没有得到奖赏,他会觉得自己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会变得自私,只关注自己的欲望,学不会主动付出。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你告诉他只要考试考的好,就给他礼物。他会认为学习是为了你学的,所以有奖励他就努力,不给奖赏他就会松懈。他意识不到学习是他的责任,那么他主动学习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欲望就降低了,学习成绩也会受影响。
经常被奖励的孩子,一旦不奖励,他就会变得愤怒,觉得别人都欠他的。时间长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日益扭曲,不仅发展出对物质的热衷,还会变得没有责任感,自私自利。
我们对朋友,可不会频繁使用奖励。如果朋友做的事情很有成功,我们会为他感到高兴,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有的时候会给一些小礼物表示祝贺,但不会经常像对待孩子这样给予奖励。
如果真的把孩子当朋友,为了孩子好,我们就要少奖励孩子,就算要给与奖励也要引导孩子,奖励他并不是因为他表现好,而是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责任或者做出了贡献。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奖励或者惩罚都要尽量的少。惩罚不能让孩子服从,只会激发他们的反抗,奖励则会让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对成长很不利。
第三个重点,说话算话,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能…..,”,这句话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无数遍。可是,说了等于没说,孩子们还是那么不听话,做的事依然让人头疼。原因在于,我们嘴上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但当孩子坚决不听的时候,我们又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跟着孩子走。
比如说孩子跟我们要糖吃,我们不允许,然后他就开始纠缠我们,围着我们哭啊嚷啊,还在地上打滚,怎么哄都没用,只好给他一颗糖。他吃了一颗,还跟我们要,再不给,他又把那一套使出来,我们又没了辙,又满足了他。于是,他的糖还是一颗一颗的吃,我们说话并不算话。
我们自己没有原则,说话不算话,孩子就能确定只要他坚持不按我们说的做,就能让我们听他们的话,所以他才会将我们的话当耳旁风。我们要做的是言行前后一致,并且不要只停留在语言上,还要表现在行动上。
我们在平时就应该跟孩子定下规矩,不吃糖或者一天只能吃一颗糖。如果孩子坚持要,我们可以带着糖罐走开。开始的时候,孩子不被满足,肯定会不习惯,而且会表示愤怒,会哭闹。但我们要坚定的表示,吃糖是不允许的,他就会知道我们说话算话,他攻不下我们这道防线。而且我们走开,不和他在一起,避免了和他正面交锋,他再怎么撒泼打滚都没用,也就不再缠我们了。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对孩子着急,就越是中了孩子的圈套。他们希望的就是我们关注他,围着他转。所以,一旦发现我们越是着急,孩子越是不听话,我们就该意识到我们被孩子控制住了。
举个例子,孩子把玩具扔的满屋子都是,客厅里无法下脚,这时候,我们对着他大吼,命令他把玩具收拾好,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我们越是强硬他越是不会把玩具收好,反而会故意把玩具扔到其他的屋子,让家里更乱,也让我们更加愤怒。
大吼大叫,打屁股都不顶用,越是着急上火,孩子越是不听我们的,而温和的态度会更有效果。
在上面的例子里,如果我们告诉他,玩具不玩了要收拾好,如果不收拾好,那就不能再玩玩具。然后我们就可以走开,让他自己玩。如果等我们再回来,他还没收拾好玩具,我们就把他抱到其他屋子。他跑过去,我们再把他抱回来。态度要温和,不着急,不大吼大叫,而且要坚定,要让他知道,我们说话算话,这个规矩不能打破。他知道我们不会妥协,而且玩具乱放不方便以后玩,他就记得以后要把玩具收好。
如果我们能够从小就让孩子知道要守规矩,并且说话算话,及时对他们的坏习惯进行纠正,那么他们就会在平时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了,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重点,大人要说话算话,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面对孩子令人头疼的行为,大人的说教一点用都没有,只会让孩子反感。而温和的态度,坚定的行为,则会有很好的效果,让孩子守规矩。
最后一个重点,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我们都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能力有限,考虑也不周全,独自做事会受伤,于是当他们尝试着想要做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给他们机会,不是忍不住搭把手,就是限制他们的行为,这个不让做,那个也不让做,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少。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孩子想要帮你摆餐桌,他正试着拿起盘子,你赶紧跑过来,抢过盘子,跟他说,别动这个,盘子掉在地上会伤到你;
孩子,跟你商量骑自行车去上学,你跟他说,你还太小,马路上车子太多,骑自行车对你太危险了;
孩子要自己荡秋千,你帮他坐上了秋千,然后又亲自推着他,因为你怕他从秋千上摔下来。
在为孩子好的借口下,我们什么都不让他们做。孩子看似是安全了,但是他们的自信心,也就没剩多少了。
我们都想让孩子过的快乐,不想让他们承受挫折与痛苦,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孩子总归是要离开我们,去独自面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保护不了他们一辈子。
我们把孩子保护的密不透风,不给他锻炼的机会,处处插手他的生活,这是对他的不信任,不相信他有能力能应付好生活中的问题。他能感受到对他的质疑,对我们的干涉十分不满,然后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能力。
比如,孩子要帮你倒牛奶,你怕牛奶撒在他身上,不让他做。他便哭着闹着要非要拿牛奶;
你越是告诉孩子,独自外出很危险,他就越是想出去。等到你不注意的时候,他会偷偷溜出去;
你越是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会更加有兴趣。当我们自己遇到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会非常生气。当我们这样干涉孩子的生活时,孩子们也会生气。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得学会放手。
当孩子提出要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担心出什么危险,要将这件事情转变为孩子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应对。
比如当孩子提出要帮我们把鸡蛋放进冰箱里,我们不要拒绝他的要求。要给他机会去尝试,提醒他要小心。如果他把鸡蛋弄碎了,也不要批评他,要引导他了解他哪里做的不大好,才让鸡蛋弄碎了,并且鼓励他再次尝试。等到他能成功的把鸡蛋都放进冰箱里,不要忘记对他表示祝贺。
再比如,孩子要自己铺床,我们就让他铺,而且不自作主张的帮忙。等到看他有困难的时候,提醒他是不是这样做效果更好。
生活中处处充满危险,但聪明的父母会把它们转变成利于孩子学习的机会。既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能鼓励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他们体验到成长的乐趣。
孩子学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会扶着车子,让他们骑得平稳。但是等到他能够自己掌握平衡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松手了。如果我们永远不放手,他们就永远学不会骑自行车。
养育孩子的过程和教孩子骑自行车一个道理。我们要做的不是一直不放手,而是帮助他形成面对生活的健康态度,教给他必备的技能,并且相信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去尝试,这样他们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有勇气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当然,放手不是说对孩子放任不管,相信他们,并与他们保持距离,当他们需要,我们会及时伸出援手。
为了让孩子未来的路走的更加顺畅,我们得学会放手,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去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从中获得成长。
孩子不一定都是天使,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总可以学会如何更好的当父母。
相信每个读完本书的父母都会对如何正确的养育孩子有更清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