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老师分享一段音频在群里,讲的是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由此引发深度群的讨论如下:
01
ZZ:昨晚看建峰老师的书,说用爱解读事件 对事件重新回应
上次看视频也说过我们看到真相之后怎么办?是重新解读,重新回应。
今天听老师的音频,老师提到我分享鸡蛋孵小鸡的事,我从小每年都能看到妈妈孵小鸡的事,当时我看就是很平常呀,妈妈每年都做这件事情,孵小鸡长大下蛋卖钱,过年杀鸡吃肉招待客人或是送礼,然后新的一年妈妈继续孵小鸡。
当我长大了,回想这件事也不过是童年里有意思的事,怀念那段岁月,那段在妈妈身边现在看来无忧无虑的时光罢了。
再次对孵小鸡这件事重新解读就是加入非暴大家庭,我看到老师的陪伴,伙伴们的陪伴,不是给你方法和建议,而是陪伴你自己内心能量升起,活出你自己的生命力。
让我一下子就想到妈妈孵小鸡的事情,她耐心呵护陪伴,给与合适的环境,等待守候小鸡破壳,不管那个小鸡的生命强还是弱,都在那陪伴,看着小鸡自己挣扎出蛋壳,不是冷漠,而是更深的爱,因为这时候帮忙,解决眼前卡壳的问题但是缩短了小鸡的寿命,它会弱会死去。所以妈妈陪伴 看着小鸡自己努力挣扎破壳 。这种爱需要用心去体会。
或许以后随着我认知的提升,我对妈妈孵小鸡又会有不同的解读。
体会到明熙老师说的建峰老师系统很多与非暴共通之处系统排列是手术 非暴是小火熬中药 两者结合真的很美好。
我还想到另一件事,每次回婆婆家,她们家后园子对着一座石头山,每次我回去都会去山上拍照片,吹吹山风,光着脚丫再热乎乎的石头上走一走站一站,再草地上光脚丫走一走,感受一下顶天立地接触大自然的感觉。坐在石头上,看蓝天白云️ ,看远处的风力发电大风车,宁静的小村庄,一片绿油油一望无际的庄稼……特别的舒服美好放松,真想时间静止。
每次我去山上的时候,我叫上邻居嫂子,和我一般大,她都不去,她说一个石头山啥也没有,爬上去累的慌。我拍完照片和视频回来给婆婆看,婆婆说这和电视里演的一样,还别说,真的挺美的。
我就从我和嫂子,婆婆三个人对这座石头山理解和看法的不一样,我就特别的感慨,感谢我妈供我读书,我想对那些说读书没用的人说,读书的成功不一定用世俗定义成功的样子有钱住大房子有豪车就是成功,读书的成功也在于我从原本我生活的地方,发现了我没读书之前就存在的美好。
就比如婆婆家的石头山,它对于我来说就是心里一方净土。
这也是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解读不同,也就是我们要修行的,我们如何在非暴里修行,如何用一辈子时间去习得活出非暴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大的修炼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认知去解读每个人 事 言行,如果我们感觉困惑,那么感谢你的困惑,它带着爱意和善意来提醒我们,我们的认知 思维 解读方式需要迭代了,需要更新了。就像老师分享的大街上的坑 ,我们会掉进去好几次,每一次都不一样,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坚持修行,一定会换另一条街上去的。
都说伤春悲秋,秋天来了,情绪里那种淡淡的忧伤感觉要来了,虽然很忙,也有要逃避的时候,但是我最终我还是选择留下来面对 坚持。
这个早晨 听了老师的语音 有了这么多感想,赶紧记录下来,虽然被工作打断好几次,还是写完了碎碎念,分享给亲爱的家人们。
感恩大家的陪伴,及时没说话,看到群里每个人的头像都知道你们在,有你们在,不孤单,很温暖,内心就有能量,有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修罗城修炼自己。
老师:特别感动你写的文字,像诗一样在心中流动!
书上说,热恋中的爱人写的情书胜过最好的诗人。
我想,热爱非暴的ZZ也是如此吧,你的非暴分享源于对生命的觉察,胜过最好的非暴老师,点赞
02
YY: 我个人理解“石头山”,嫂子天天看见“石头山”,她心中的“石头山”也许是进城住进城里的,就是我小时候期待来城里一样,进城就是我的“石头山”,你已经拥有了在城里的“石头山”,拥有过不过是如此而已。
这时候你发现回家却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从此小时候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成了“石头山”。
此时此刻,我的反思是,我的伴侣,我的孩子天天在一起,我会嫌照顾他们麻烦,觉得好累,殊不知,我在那片“石头山”里,却也没看见“石头山”。
当下就是“石头山”。
03
WW: 仿佛看到了石头山,石头山顶的ZZ,举着手机,嘴角上翘,眯着眼,吸着鼻,脚丫踩着大地,仰望天空,长发随风摇摆……太阳为你红了脸,蝴蝶们围你跳起舞,小鸟儿们为你唱起歌,风因你放慢了脚步,小草羞答答吟诗,水稻呼唤你,山泉叮咚,锦鲤跳跃……远处人们奔走相告~~人间烟火~~
……
因你发文,遐想联翩,快乐一刻
04
JW: 当下就是石头山,不知道为啥读完YY的分享会热泪盈眶,心里充满感动.
我最近看到大家都在一直学习,看书,陪伴,晨读,我心里会有疑惑,难道大家的时间都花在非暴力沟通里嚒?当自己学习的时候,孩子谁来陪伴,当陪伴其他人的时候,工作怎么办?我很好奇大家是怎么规划时间做这么多自己喜欢的事。我也很羡慕大家怎么做到这么有能量去做这么多事?
我转念又想到自己。我仿佛做任何事都觉得浪费时间,我在陪伴孩子时惦记工作,我在工作时想着学习,我在学习时想着孩子…
我什么都想要,可是又很难兼顾到,我的心里仿佛都在被一种担忧支配,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也可能是我担心当下做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是确定的,我会心安!如果是不确定的,我会充满疑惑和担忧,做起来充满顾虑和疑惑,哪怕是自己喜欢的,也会如此!所以之前我很难得到满足和快乐!
昨天我想到明熙老师的话,再非暴里的状态就是我生活里的状态,于是我选择带晨读。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自己辜负一起晨读伙伴。
乐水姐告诉我说:“101的做,是为自己成长,不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待”。我从中得到力量!昨天我依然给自己制订了很多计划,没有一样完成,心里不再像以往那样失落自责,我仔细体会反而多了快乐和轻松,因为我帮助了4个家庭,尽管眼前没有看到一个带给我直接的结果。可是我依然很轻松快乐。想想以前,我很少愿意主动帮助他人,不是自己不善良,是我害怕承担责任,更怕自己辜负她们的信赖做不好!
老师:感谢你的承担晨读带读,我相信这是给你自己的成长礼物
我们焦虑和恐惧,往往没有活在当下,
而是用在头脑里想象未来画面来让自己恐惧和焦虑。
陪孩子就是全心陪孩子,
工作就是全心工作,
学习就是全心学习,
如果做不到,也接纳自己当下做不到,
你安了,世界都安了
05
JW: 谢谢老师,我知道了。我也看到了自己,我想到了童年里那个把凡事都往最坏的结果里想得自己,这个意识不是我天生,而是我父母在教育我一个事的时候他们的句式就是“你别……,要不你该……”。
这个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在我和我老公恋爱的初期,我为了表达我对他的关心,我也会这样说:“你别穿那么少,该感冒了”类似这样的,结果我老公的反应说:“媳妇,你为啥总咒我呢?!”我第一反应是,我这是关心你,怎么会是咒你呢?!
现在,我在表达关心时,无论是我老公还是孩子,我都会尽量淡一点那个不好的后果,因为那是我的恐惧和担心,我不想她发生,可是我不想把我的执念再强加给孩子,以前不知道对我的生活有啥影响,但是今天我好像看到,原来这种恐惧和担忧随着我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无形中我被它在支配……
我很想活在当下,可是我现在还不会。我也知道自己做不到。以前我总是在找各种方法,快速的助力我的工作,家庭,照顾孩子,试图想找到一个现成的成功模板往自己身上套,仿佛那样我就可以越来越好了!
以前我也不明白什么叫“术”,什么叫“道”。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追求的方法,就是术。而将来静下心来活在当下,好好的体会我所拥有的“石头山”,这个能力或许就是“道”吧!
06
ZZ: 《正念的奇迹 》里面说的 活在当下 就是你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刷牙就是刷牙。
我理解就是吃饭就享受饭菜在口中味蕾带来的感受,体会这个饭菜的咸淡味道,不去想别的;
睡觉就睡觉,睡前原谅一切,放空自己,让身心器官都休息,
刷牙感受那牙膏在牙刷上穿梭牙齿间的力量,泡泡的感觉,舌头感受牙膏的味道;
做一件事专注于一件事,这就是享受和简单。
我想起我总是很忙,凡事都想要那个结果让自己安心,忘记了欲速则不达。
上学那会想练写字练画画,都是忙些不知道的啥, 现在一样都没做好有了孩子我也忙上班,忙做家务,给自己和孩子制订一堆计划,忙着去完成, 真的完成了还有更多,完不成自责。
我感谢我的孩子和我不一样,感恩命运派孩子来提醒我,让我觉醒。
慢下来,慢下来。。。。。。
工作上也是,一堆活干不完总忙,着急,焦虑,抱怨。。。
其实我们从生就忙着奔向死亡。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知道一百个,不如从当下开始做一个,用心去做,屏蔽其他所有的。
就像一团乱麻,找到头慢慢抖,就会理出来。着急,抱怨,焦虑都没用。
拖地时候孩子叫我看视频,我不会再拒绝他让他等我拖完,我会立马去看一起享受,拖地是日复一日的事情,孩子的童年不能等;
工作累了抬头看到电脑喜欢的屏保 那就发呆一分钟享受这一分钟的思维乱飞,让大脑开个小差;
再多的工作都是每月循环,不要着急做完,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样一样高效率处理,放下焦虑的时间开始去做,竟然发现没想的那么难 ,我都可以处理,可以很好的完成。
不用再没做之前想一堆吓唬自己用心感受你当下的状态,可以再头脑里把它当成电影画面一帧一帧的过,不着急不焦虑。
静下来,你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静下来,你能听到万物的声音,
静下来,你所有忙的事情一件都没落下,
都在你的行动中一一解决掉。
当你把学习非暴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它不会占用你的时间。它像空气一样如影相随。
07
JW: 谢谢ZZ的分享,我是哭着读完的。
我感到自己被理解,仿佛有个人在我耳边低语:
慢下来没有错。做你自己也没有错!不用那么勉强自己筋疲力尽的奔跑,累了就歇一歇!
当你活在当下,体会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你的生命之花 才是真正开始绽放!
我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轻松,不在关注别人需要我做什么,也不用在意自己是否要满足他人的期待。
我可以和自己多链接一会儿,问问自己你现在想做什么?你高不高兴,开不开心,独处的时光就是在拥抱自己!
我瞬间理解了我妈妈,她为什么不喜欢人多热闹,从我记事起我妈妈都是沉默寡言,无论是谁家办事儿她都是在那里忙不停,很少聊天讲话,永远都是听别人说,或者自己在一旁找事做!
现在想想我妈妈,她可能在人群里,是很消耗能量的一件事,她总是在猜测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被喜欢和接纳,只有一个人独处,或者在我和爸爸身边她才能有安全感!她才能做自己!
老师:看你分享越来越走心了,离幸福也就越来越近了,祝福
08
ZZ:我们一起陪伴一起成长,慢下来,享受当下,回顾我们之前的忙碌,问自己有几个片段是记忆深刻有意义的?
我一样都没记得,不知道自己忙的是什么。
那些记忆深刻的片段都和忙的无关。
小时候夜幕下,爸爸赶着马车,我和妈妈坐在玉米车上,月光照着我们;
漫天繁星的夜空,皓月当头,蟋蟀🦗 在窗前唱歌,我们躺在炕上看着夜空听着歌 微风拂面而来 那是幸福的味道!
孩子第一次喊妈妈 第一次会走路 照片上都是背影的他……
我们带着记忆里美好提升内在能量慢下来
一步一步走
所有都是我们美好的方向发展
老师:在亲密关系中,头脑是爱彼此流动的障碍,
来到感受和心的层面才能让彼此情意相通
ZZ: 老师说爱的路是回家的路 能看到父母理解父母 感恩父母
那么其他卡点都会因为爱的解读给突破 越来越好
JJ:
感谢伙伴们的分享,
被每一个人的文字感动着,
被每一个生命故事滋养着。
所有的问题都用感受和心的层面来解决,用爱来解决问题,可能面对卡点的时候,更能有力量吧!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