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大同 星期一 晴 (31℃/15℃)
(简书日更245天/总日更1335天)
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走亲戚意味着有好吃的——这是我小时特别喜欢走亲戚的动机。
那个时候除了去舅舅家和表弟们玩,不太喜欢走亲戚,因为走亲戚意味着不能自由的野玩,相比走亲戚有好吃的,更喜欢自由的玩。
那个时候喜欢家里有来客,来客人就可以改善伙食,但有时来家里的客人多时,我妈一般让我和妹妹先不要吃,要做好给人添饭、斟酒的服务工作,等客人吃好,帮我爸妈收拾好桌子、扫完地、给客人倒好饭后喝的水或发好烟之后,才去厨房吃或者客人离场后在桌上吃,如果在厨房吃,我妈有时会在锅里给我和妹妹留些菜。
不管去别人家吃饭、还是家里来客在桌上吃饭,我和妹妹都不会去多挑桌上的“好菜”吃,“好菜不要多吃、要给别人,这样才有礼貌和教养”,这是我妈从小教妹妹和我的话。
物质不充足的那个年代,一顿有肉的荤菜、一包饼干,就可以让小孩期待和高兴半天,那种期待和快乐可能是现在的小孩永远也不会有的体验了。
也是我童年回忆里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年味比现在重,如今过年也只是平常一般,回不去那时候的光阴,找不回那时候的童心了。
当然,咸菜在餐桌上的地位不能与咸鱼鲜肉相提并论。如果把咸鱼咸肉比作阳春白雪,而咸菜则是下里巴人;咸鱼咸肉是屋檐下富足的炫耀,咸菜是不得已的求生存。
就像现在依然还很喜欢的午餐肉和鱼罐头,尽管专家说不太健康和营养,但是味道有时候更甚于营养,更令人难以自拔。
咸肉和腊肉炒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至于咸菜,在吃一些淡口的,如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酱香和咸香,令人沉迷。
酸甜的令人开胃,咸香的满嘴流油,麻辣的更是刺激着味蕾。无论贫富,咸菜咸肉都被时间和缘分,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味道,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可是同学妈妈却看上了厨房间角落里的红烧鲫鱼鱼冻,当晚,她一个人把大半碗鱼冻吃得干干净净。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让人家吃剩菜,我实在过意不去,谁知她回答我:“这个味道的鱼冻我还是40年前吃过。”
味蕾上的记忆,总是缓缓而起,又盈盈而来,它将几十余年的感知,在舌尖上翻腾,又在胃里浸润,似乎不受岁月的约束,仅仅只是在口腔中得到满足。
可能是随着成年龄的增长,味觉也在退化,所以儿时的味道,是那样的浓郁和深厚,也成为回不去的家乡的味道。
也许中国人的关于家和家乡的记忆永远跟食物有关吧,乡愁都在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