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取这个标题没有冒犯到周国平老师。一方面,这有蹭周老热度之嫌。另一方面,自己也写不出什么深刻的东西对得起周老的名号。所以,关于这篇文章的标题自己也想了很久。后来想想,我一个无名小辈哪蹭得了周老的热度呢,更何况写东西只是写自己想写的真实感受而已,深刻不深刻又有何妨呢。我是真的梦见了周国平老师。
为什么会梦见周国平老师呢?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发问。莫非我是在现实中见到的周老师?梦和现实又有几个人论辩的清楚呢。我就权当它是个梦吧,毕竟传统意义上的现实就摆在面前。究其原因,可能就是最近我一直在拜读周老的著作吧。没有全读完,我却已经爱不释手了。我虽然没有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周老的著作上,但自我感觉已经快接近了,而且让我萌发了一个要立志做一个“扑在书籍“上的人的奇想。
读了周老的著作之后,我主要有两点感受:一是我应该早点读到这样的书;二是周老的书可以从小读到老,永不过时。如果我早二十年,抑或早十五年,十年,五年读了周老的著作,我的人生轨迹应该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是积极的变化。可能大家会问周老师的著作有那么厉害吗?在这里,我不想去评论周老师著作的好与坏,因为我不是评论家,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读者。而周老师的著作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产生了共鸣,好像有了心灵的交流,至少在形而上这一块算是合而为一了,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比较干净的洗礼,虽然没有高山雪莲那么圣洁,但几乎有高山上的雪那么纯洁了。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这是真的,所以我说要早点读到周老的著作就好了。
至于为什么说周老的著作可以从小读到老永不过时呢?我想就在于一个“真“字吧。周老文章皆生活,生活皆文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周老著书立说初心的一种坚守。真的东西,生活的东西,怎么可能被岁月侵蚀呢,这是一种永恒。我不是在这里拔高周老作品的精神价值,也不是在这里作托来进行宣传,况且周老的作品哪是我这类人拔高得了,哪需要我这种人宣传的,不相信你读一读周老的文章便明白了。每一个人都追求真的,哪怕是恶人坏人。真的东西加上哲学的思辨再加上优雅的文字,读来回味无穷,什么时候读都不会乏味。周老也说他的读者中不乏小孩和老人。我想,对同一个人的小孩和老人阶段也是适用的。
我是一个不善于读书的人,理解力记忆力和常人比也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不要问我到底从周老的著作中学到了什么东西,我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只想说周老的著作是一座巨大的金矿,有的人挖得多,有的人挖得少,这很正常。但明知是金矿而不去挖,那不就是傻子吗?不管挖多挖少,只要真实就够了。我是真的梦见了周国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