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前三章,是本书的基础。第一章从成人发展理论出发,引发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的一个转化。从单一的方式演化到一个更复杂的方式。这就是本书的一个理论基础,四个不同的心智模式,第二章花了比较多的篇幅去深入讲解四种不同的心智模式的特点,它们的优缺点。
第三章,主要讲“成长的边际”。之所以要寻找成长的边际,是因为,它是最有张力的一种成长。比如,处于规范主导的心智模式的人,他们崇尚权威。而当有一天他们所崇尚的权威被挑战,出现一些冲突的时候,他们可能很难处理这种状况。因为这种状况走到了他们的成长边际,相当于触碰到了成长的天花板,突破这个天花板,就能进入到下一个新的阶段。
很多时候,我们跟喜欢给建议,也非常善于给建议。可为什么那么多自认为很好的建议,对于对方来说有时候似乎没有那么有效呢?比如,一个处于自主导向阶段的人,用自主导向的语言去给一个“自我为尊”的人建议时,这个关于成长的建议,可能让对方感觉太遥远,很难触碰到。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建议有效。首先,需要进行一个很好的聆听,通过聆听去发现对方的边际,当我们碰到他的边际时,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轻轻的引导他往前走一步,用一种“不丢不顶”的力度去慢慢做引导,帮助对方突破天花板。
第四章,更适合需要去帮助其他人成长的人看,当我们去支撑他人成长时,需要能感受到对方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心智结构,用他们能够理解和听懂的语言,牵引他们多走一步,到达成长的边际,再轻轻引导他们去跨过这个边际,进行转化,而不仅仅是一些知识的堆积和增长。简单来说,对于不同的心智结构的人,教练的手法和语言结构必须要根据被教练对象进行调整。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教练的套路,不是放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效的。
第五章,是关于专业发展,如何帮助一些专业工作者变得更加专业。主要关注于,意识进化的发展。
会讨论到职场上几个典型的议题。比如,如何寻找切入点,如何寻找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还包括,如何面对一个权威,如何看待成功等有意思的话题。
第六章,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成长时,需要怎么做才能提升他们的意识进化。核心是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 如何能看见系统?
- 如何能采取多元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 如何问一些不同的问题?
第七和第八章,是关于个人修炼。具体内容后续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