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总体来说上完感觉较好。学生在上节课已经知道了物质的变化,有些能产生新的物质,有些不能产生新的物质。因此使的本节课学生的总体框架是清晰明了的。
由于本节课涉及两组实验,为考虑到在之后这一个单元中,都需要去观察物质和变化,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要给学生介绍观察物质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主要总结了从颜色,形状,状态和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因此在回答观察结果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做到了有序有方向,明确了观察的目的。
在第一组实验中,考虑到让学生带沙比较不现实,就将沙换成了面粉,再来做面粉与黄豆混合与分离,观察变化。
此外,由于考虑到学生用火安全问题,在加热白糖实验时候,每一组学生都是在讲台上,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另外请了副班主任老师帮忙巡堂,以便发生意外。所以对于这两组实验,其实是同时进行的。我先让学生分别观察了黄豆和面粉,白糖的特点,以及让学生预测了加热白糖可能出现的现象,再让学生进行两组实验。最后在一起分析的实验现象与结论。这样虽然和书上有差别,但是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非常直接的看出了,加热白糖产生了新物质!和第一组实验有明显差别。
另外发现学生对于加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发生了化学变化。对于最开始的白糖熔化,大多数同学都会忽略。所以在此有必要老师再重复一次,使白糖恰好熔化,就停止加热。学生就会自然得出这个过程只是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而明白了,加热白糖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