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平远。
城市不大,且规划得有点乱七八糟,是在原有的老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各地现代化的城镇纷纷崛起,县城显得很是落伍,网络上有一个调侃某小城镇的小段子,城镇名称套上平远,一度在网络上疯传:“广东有个小县城叫平远,建设得跟印度似的,规划得跟西安似的,消费跟上海似的,堵车跟北京似的,街道跟伊拉克被炸过似的,上班的跟无业游民似的,挣的工资少的跟非洲难民似的,但一个个穿的却像明星似的,物价贵得跟纽约曼哈顿似的,节日去逛超市的人像看演唱会似的,喝酒跟喝水似的,赌场多的跟澳门似的,买东西的像大款似的,刷卡的时候象捡来的似的,菜价涨价跟愚人节似的,看完不转的,好像没在平远呆过似的……”
我也一度对这个极度夸张的段子津津乐道,且用另一种眼光看我生活了几十年的这个小城,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诚然,县城跟一些同级别的城镇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整体规划、街道建设、民房建筑、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不能跟它们相提并论,但只要身处这个小城,细细品味,还是能体会出一些美好的东西来,好象是这个城市的绿色。
徜徉在这个小城,能够感觉到绿色是无处不在的。
我几乎每天都要等待到我所在工作单位的乡镇的公交车,公交车是从北向南穿过整个小城的。等那辆绿色的公交车的时候,我得不住地向北边的公路张望。公路两边,是近10米高的榕树,那些榕树的上半部,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浓密的枝叶往公路的中间伸展。夏天的早晨,太阳已经有点热辣辣的了,我往往是站在榕树的下边,以躲开那越来越毒辣的阳光。
公交车要经过一段拥挤的平城中路街道,这是一段最为古老的城区,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百货公司、电影院、供销社、汽车站等单位都在这条街,最为有趣的是,小城不管怎样发展,这里始终是小城最为热闹的市区,而两边的许多建筑还是老房子,街道一如几十年前那样狭窄。县第一小学就在这条街道上,清晨小学生上学期间,街道往往让车辆和行人挤得水泄不通。记忆中这条街道两边都是古树,浓荫遮天蔽日,街道和两边的商店整天不受日晒。如今当年的那些古树虽然不再,但新栽种的树木枝干太多也已经挺粗了,树上的叶子也浓密地生长着,几年以后,或许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南区市场边,是县城近年建设的一个广场,每当下午或晚上,很多市民都喜欢到这个广场休闲,有人在广场的舞池里跳舞,小孩在广场上嬉戏,老年朋友们在树荫下聊天,或来个山歌对唱。来到广场,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远远看去,舞池旁边是一片树林,这是生长在小城里边的森林,它在炎热的夏天,为市民撑起一把绿色的巨伞,为人们带来一片清凉。那种植在花池里的树,盘根虬节,让整天在水泥森林里生活的人们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美丽。
就是偶尔在小苍中行走,不经意抬头,就能看到绿色,它就在你的眼前,那边的随意,那边的毫无雕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这些树木,或许都是极为普通的,小城的绿色,对于一些花园城市的人们来说,或许是无足称道的,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却又是那么的息息相关。我们周围的生态正变得越来越糟糕,我们生存的环境正越来越恶劣,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城市中的绿色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城市中的我们,都将无处可逃!文章首发于老姚博客(www.laoy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