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从书中收获很多,在这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经典内容。
01
一座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这是大多数人的追求与奋斗目标,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买房子就意味着你将失去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文中讲了巴菲特与其妻子苏珊的例子。
巴菲特21岁从大学毕业后,在老家的一下证券所工作,这时他遇到了他心爱的姑娘苏珊,于是他向苏珊求婚。可以是结婚没有房子怎么办?巴菲特说,我才工作一年,加上大学时赚的一点钱,大概有10万多。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花这笔钱买个小房子,二是让我去投资,过几年买套大的。苏珊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于是巴菲特和苏珊就租了一个两房一厅的房子结婚了,房子很破,晚上能听到老鼠在天花板上开派对。第一年他们生了个女儿,他们仍然没有买房,结婚六年后他们才在当地买了一套一般的房子,至今仍住在哪里。10年后巴菲特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2008年财产620亿,成为当年的世界首富。
苏珊在关键时候做出了正确了选择,选择让巴菲特用这些钱来实践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假如你将所有的积蓄投资在房子上,你必须要省吃俭用,小心度日,避免大的消费,避免所有大的外出行动,也不能随随便便的换工作,更没有充足的金钱来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你失去的将会越来越多。
有人曾经问高晓松“你为什么要租房住呢?”,高晓松回答说:“我不买房天下都是我的,想住那就住那。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
王石也曾经说过“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
牺牲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值吗?
02
安全感奴隶
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巨大的怪兽,他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来囚禁他的奴隶,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
为了寻找安全感,你东借西凑买房子,为了寻找安全感,你被迫结婚,为了寻找安全感,你不停的换工作,我们的生活中常常看到这些人,他们是职业安全感的奴隶,房奴,爱奴。
走出舒适区,把恐惧塞进保险箱,不要被自己幻想的结果吓倒,最坏不过如此。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为此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时候,无条件的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请你一定记着。文中提供了六种提高安全感与自信的方法供你参考。
1.小范围的冒一冒险
2.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安全感
3.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4.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5.给自己做一个成功的日志
6.面对恐惧彻底反弹
03
成功学不可学
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富豪的典范,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的普通推销员,最终成为香港的首位富豪。
这个成功的例子不知道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但是成功并非你想想的那么简单。李嘉诚1940年流落到香港,3年后父亲辞世,他开始在茶楼跑堂,在钟表厂打工,在五金店和塑料厂做推销员,5年后升至经理。他看好塑料市场的发展,也意识到这是自己创业的好机会。他自己的积蓄只有7000港元,于是他向他的舅父庄静庵借了4万多元,按照工资这算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几万。
借给李嘉诚第一笔启动资金的这个庄静庵什么来历呢?此人是广州人,原任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广东省政协港澳委员,广州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是当时香港钟表行业的富豪,李嘉诚已开始打工的哪家钟表店就是他的,13年后,他成为了李嘉诚的岳父。
不可否认,李嘉诚的成功,主要来自他的勤奋与努力,但是这个故事里面除了传奇,还有一些无法模仿的非个人因素。
许多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目标,才能越走越远,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
此文是根据古典老师《拆掉思维的墙》第一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第四章:成功学不能学整理而来。由于篇幅有限,以后会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