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 是美国作家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最初开始读的时候,没有被吸引,只是耐着性子追随日常琐碎生活场景的描写。
读着读着,却越来越感觉到真实,书中的人物和场景,就是身边现实的写照。本书应该更容易引起商业社会中年人的共鸣,而不是所有的人,所以它在微信读书和豆瓣读书的评分并不高。
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位46岁的地产中介商人,典型的美国商业社会中产阶级。人到中年,觉得这种生活太过于庸庸碌碌平平淡淡,一心试图追求更理想的生活。折腾一番之后,又回到原有的生活,寄希望于儿子,让下一代完成自己的梦想。
作者用不无讽刺和深刻的笔触,向读者描述了一幅幅商业社会冷漠而世俗的场景,看着百年前的美国社会,不由想到目前我我们所处的时代,历史惊人的相似。
巴比特每天早上一醒来,一边躺着一边仇恨自己的工作,心烦家庭,也反感自己。我们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开始自己的一天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琐碎的事情,想要大胆冒险,又害怕风险,努力去突破了,却发现大部分利润让别人拿了。下属总是不得力,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此种种,为了生存和谋生,却不得不去面对和应付这样的工作。
巴比特与妻子麦拉早已没了激情,看她一眼的热情都没有,仿佛妻子只是一件会走动的家具。处于叛逆期的三个孩子,怎么教育都不听。好友保罗和妻子更是乏味中年夫妻生活的典型代表,他们无法耐心正常沟通,歇斯底里争吵,保罗甚至开枪打伤了妻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巴比特积极参加行业会议、社团和主日学校等社会组织,发表演讲,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事实上,社会上充满了约定成俗的冷漠,混得比他好的人,纵然巴比特使劲全身力气去讨好,对方还是虚情假意不屑一顾。而他自己,也很自然的对待混得不如他的人。
好友保罗入狱之后,陷入迷茫巴比特开始了自己的叛逆之旅。上班时间外出看电影,为的是享受自由行动的权利;他借口出差瞒着家庭妻儿独自外出旅游,为的是重新体验和保罗以往的快乐时光;他从蔑视罢工者到同情罢工者,认为他们也是街道的主人,开始有了革命的思想,抗拒参加正统组织“良民联”;他开始搭讪和撩拨不同的女性,为的是寻找能够慰藉自己的“仙子”,并出轨单身女租客。
然而这一系列的离经叛道的行为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反而将他推倒了众叛亲离的孤独境地。他匮乏的精神世界还有唯唯诺诺的个性注定不能支撑他反抗现实世界。最终,妻子意外的一场生病,把他拉回了俗世的潮流,回归地产商人和家庭的身份。
这本书动人之处,在于他足够真实,也在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足够相似。乏味平庸的巴比特,正如乏味平庸的我们大多数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如同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同样的生活和命运呢?
罗曼·罗兰说:我们从来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巴比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闯荡和生活。这是一种无奈之举。深处同样的商业主义、消费主义的社会潮流,我们每一个单独个体,又如何去抵抗这同样的庸碌平常呢?作家提出了问题让我们反思,却没有给出答案。
我努力思索,也是不得要领。迷茫之时,我反复在房间踱步,然后不自觉踏上房间的飘窗,隔着16楼的高空的向下眺望。无意之中,看到一位身着黄色外套的年轻女快递员,骑着小电炉在小区里送外卖,可能是对楼栋不太熟,在一栋旁暂停下,又匆匆折回去找到正确的楼,然后急忙上楼。
我突然想到,既然这社会大潮流无法不去面对,那我们就选择让自己成为清流吧,比如:
尊重和理解我们遇到的人,就像刚才小区里那位普通的外卖员, 我们尊重她的劳动付出,欣赏她的勤劳,理解她的选择。
特别是是对我们的伴侣、孩子和家人,接受他们的普通平凡,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选择,看到他们的努力付出和独特的价值,少些苛责,多些宽容。
努力充实自己的头脑,多阅读、多思考、多行动、多实际,用丰富的精神世界去对抗外界的平庸无常,自己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不会在思想上被奴役,才会更加从容自信面对每一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