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家,有些父母常这样问孩子:“最近考试了没有,得了多少分?”
他们以为这样问,就表示自己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然。
父母张口问孩子考试,闭口问孩子分数,孩子会认为你关心的只是分数和考试,而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其实,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一项比较单一的检测,这基本上是对孩子学到的书本知识的抽查。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认为,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和手段。
它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般来说,分数能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父母关心孩子的分数也是应该的。
但是,有的父母望子成才用心良苦,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逼着孩子去争高分,殊不知这样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
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呢?
一、不盯分数,看学习效果
作为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更应该看孩子实际的学习效果。
不能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
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身心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
孩子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些都需要父母配合老师对孩子加以积极的引导。
二、承认孩子存在差异
实际上,上了中学的孩子,早已经能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竞争的压力。
但每个孩子由于智力的因素,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自身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等的不同,学习成绩总会有差异。
父母要做的是认真了解情况,听听孩子的解释,不能武断地得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用功的结论。
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目标。
三、在孩子成绩不好时给予宽容和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更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名,总有一个孩子会落在后面。
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
这时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宽容和安慰,一定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可以对孩子说一声“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
即使孩子有厌学情绪,成绩非常糟糕,父母也要忍住一时气愤,调整好心态,给孩子最大的宽容和鼓励,想办法使孩子的目光转向他的长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只要有了自信,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在父母的宽容中找到安慰和继续努力的力量。
作为父母,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但是,作为父母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发展孩子的个性,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发展以及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父母应该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可过分看重分数,要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发掘孩子所蕴藏的潜能,以利于孩子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