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放假第一天,我和老公带着上大二的儿子一起回潍坊昌邑看望爷爷奶奶。
吃过晚饭后,我和老公出去散步,半个多小时后回到家。刚进门,爷爷就说,儿子刚才和奶奶吵了一架。
我很诧异,因为儿子平时性格很随和,怎么会和奶奶发生争吵呢?
这是怎么回事?我赶紧回房间问儿子。儿子说,奶奶让他提水,他没提,而是直接把水倒了。
我没听明白,又追问了一下。儿子解释说,奶奶让他把脏水从阳台提到卫生间去冲厕所,他没照做,而是把脏水倒进下水道,还把那个脏桶直接扔到楼下的垃圾箱了。奶奶因此一直骂他。我这才明白,儿子是模仿了他爸爸的处事态度。
这几年,针对废水利用问题,老公和公公婆婆沟通过很多次,算过很多次账。
洗衣服或刷碗接的脏水,他们习惯攒着,提到卫生间冲厕所。可两位老人年纪大了,婆婆今年80,公公已经88了,腿脚都不好使,如果还坚持提那么沉的脏水,万一闪着腰,或滑倒摔着,不仅花钱受罪,儿女累,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多么得不偿失啊。
但老两口就是听不进去,还是坚持攒脏水。儿子同意爸爸的想法,所以这次直接把脏水倒掉,把桶也扔了。惹的婆婆非常生气,对孙子破口大骂。
老公知道后,出去开导爷爷说:“我跟你们说了很多遍,你们就是不听,我现在已经视而不见了,随便你们吧,这说明我变坏了。但是,我儿子还是保持了那份善良,他不想让你们继续做那些危险的动作,所以干脆釜底抽薪,把桶都扔掉了。你们原来节俭是好习惯,但现在再这样下去就不是节俭了,万一摔着,你好几年省下的水费也抵不上一天的住院费"。
公公没再辩解,婆婆从楼下回来也没再提这事。但愿这份来自孩子的真诚,能让两位老人有所醒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