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来信

   

      我确是收到了一封信的。这信没有信封,也没有字迹;是秋天写来的,用的是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子,托付给一阵微凉的风,悄无声息地,递到了我的眼前。

      我离学校是这样近,近得常常从它那熟悉的大门前经过。可一道无形的门槛,却仿佛比什么都高。毕业三十四年了,自己不过是人海里一个寻常的浪头,不曾为母校的名字镀上什么光彩,心里便存着些怯怯的惭愧。更怕的是,记忆里的那个天地早已翻新,我们当年的旧宿舍,那栋走起来楼梯会咚咚响的旧文科楼,听说都拆了,让位给了些高大气派的建筑。我成了一个故乡的异客,竟不敢冒然去叩访了。

      前日,为着一件不得不办的事,我终于还是跨了进去。这一跨,便像无意间跌入了一个静谧而辉煌的梦。风是凉的,贴着教学楼红色的砖壁滑下来,拂在脸上,清冽而又温柔。然后,那满目的、泼天的金黄,便不由分说地拥住了我。

      那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啊!校园的主干道两旁,高大的银杏树完全换上了秋的礼服。那叶子,不是渐渐枯黄,而像是被阳光彻底浸透、酿成了的蜜,稠得化不开。它们并不急着全部落下,有些还恋在枝头,织成一片金色的、半透明的穹窿;更多的,则安详地、静美地铺了一地,厚厚实实的,从脚下一直蔓延到路的尽头,直铺到那一座座有着岁月痕迹的楼前。这便是我在信首读到的那一行行最灿烂的诗了。它们不是零落的,不是萧条的,而是以一种盛大的、圆满的姿态,静静地陈列着,等待人来读。

      我顺着这条金色的长廊慢慢地走。脚踩在叶子上,发出一种极细微的、干燥的脆响,这大约是这封信唯一的音韵了。午后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漏下来,不再是夏日的白炽,而成了一缕缕透明的、金色的流体,在红砖墙上,在落叶铺就的诗行上,悠悠地流淌。光影是活的,随着风的节奏明明灭灭,像一首无言的歌里最温柔的旋律。三三两两的年轻学生,抱着书,裹着风衣,从这光影里走过,他们的笑语是轻快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落在金色的“地毯”上。他们便是这信里最活泼的句子,是“秋日来信”的本身,正被秋风安然地送达求知的路上。

      逸夫图书馆静默在参天的树木下,校史馆厚重的门面从金叶的缝隙里若隐若现。它们在这些流动的金色映衬下,愈发显得沉静、厚重了。我忽然想,这满园的秋色,哪里只是自然的景致呢?它分明是半部教育学史流动的见证。那飘落的每一片叶,都像是一页被无数双手摩挲过的书页,上面写着前辈先生的教诲,写着少年同窗的梦想,写着我们当年在同样一条路上奔走的身影。这书香与叶香混合的气息,这沉淀在石板路上的光阴,不正是我们这些离校多年的人,魂牵梦绕的昨日重现么?

      我的那一点怯意与惭愧,在这博大而温存的秋光里,忽然显得多么渺小,多么不值一提了。母校何曾向我们索取过显赫的功名呢?她像这土地,我们不过是她吹散到天涯的种子,无论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抑或是一株无名的草芥,在她看来,都是一样的孩子。她只是在每一个秋天,为我们准备好这一场静默的、金色的仪式,等待着我们偶尔的归来,用落叶拍拍我们的肩,说一声:“回来了就好。”

      我站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给这片金色又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怀旧的柔光。我俯下身,从那“诗行”里,小心地拾起一片最完整的银杏叶,将它夹在随身的本子里。这便是母校给我的回信了,没有文字,却写满了一切。

      我转身离去,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我知道,我带走了这封厚厚的“秋日来信”。往后的日子,每当秋风再起,我便会翻开它,再读一读那满地的诗行,与那永不褪色的、金黄色的安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晨,随着一场秋雨落下,刚好,今天教的就是《秋天的雨》。 让秋意真实融入课堂 来到教室,没听...
    司懿雪阅读 1,508评论 0 3
  • 十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微风 偷得浮生半日闲,闲在的时光总是惬意的。 今天下午两点午睡起床,收拾好之后出宿舍...
    迩烟风止阅读 832评论 2 2
  • 刚刚从秋风里逛了一遭的我,刚来到图书馆,身上还有些冷冷的感觉。 今天是周末,于是有了睡懒觉的空闲,睡到约九点左右,...
    迩烟风止阅读 897评论 0 4
  • 秋日来信 亲爱的小薇 你好! 你的来信;我今天...
    绾34阅读 682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05期“秋”专题活动。 亲爱的凌, 很久没有给你写过信了...
    蓝凌阅读 5,338评论 15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