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会解比例。
教学准备:
洋葱微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播放洋葱微课——《解比例(上)》,提出要求:怎么解比例。
2、板书 X:0.8 = 25:4。
3、学生在练习本上求解,分小组说出求解X的过程。
4、师评价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总结:黑板上的X:0.8=25:4,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也就是4X=0.8×25。这样就转化成了方程,求未知数X。因此,X=0.8×25÷4,求出X=4。
5、讲解例5。
提问:
(1)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1、“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2、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 做“练一练”。和练习七第6.7题。
2、 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七第8.9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