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本章内容概览:

1)阐述两派价值投资的异同点;

2)低估值因子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回测;

3)低估值策略长期有效性的分析;

4)关于价值投资的常见争论。

5)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第一节、保守是价值投资的灵魂

全世界仅有两位投资时间超50年且年化收益超20%的超级投资者,那就是沃伦·巴菲特和沃尔特·施洛斯。横看中外,纵观古今,普天之下,无出其右。

在有据可考的1956-2002年的47年里,施洛斯经历了18次经济衰退,却创造了5455倍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约20%,这样的收益绝对无法用运气来解释。“股神”巴菲特的大名更是人尽皆知,他创造了60年年化收益率达20%的奇迹,并长期名列福布斯全球财富榜前三名。如果不考虑资金规模对投资的负面限制,施洛斯甚至更厉害一些,因为他没有巴菲特那样的免费杠杆(保险浮存金)可用。下表为巴菲特和施洛斯投资生涯的收益率统计。


洗尽铅华,终成一代投资巨匠。这两位投资巨匠的生平履历和投资风格有太多的共同点:他们是同门师兄弟,都师承格雷厄姆,并且都是格雷厄姆的员工;他们都是低风险偏好者,总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施洛斯从不买超过2PB的股票,巴菲特极少买入超过15PE的股票),在投资上极度地保守,追求高胜率、高赔率;他们都喜欢逆向投资,以公司内在价值为基石,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偏差时果断出手;他们不去理会华尔街上的任何想法,极少与外界进行投资方面的沟通,他们只是向公司索取年报,然后仔细查看股票手册上的有关数据;当然,他们也都活得够长久,施洛斯2012年去世,享年95岁,今天的巴菲特已是89岁高龄。

但是,两位投资大师的持股却没有什么交集。

施洛斯的投资风格是较多地继承了格雷厄姆的衣钵,强调低估、分散、不深研,更注重公司的静态价值、股价的低估程度,对公司质量要求不高,较少对公司的未来进行判断。长期满仓分散持有100多只股票,每只股票的最大仓位不超过15%,每只股票平均持仓4年,换手率约25%,这比格雷厄姆30%的换手率还要低一点。

巴菲特自称自己的投资风格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他强调内在价值的高确定性,侧重于坚守能力圈、深入研究个股,追求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持仓相对集中,失误率极低,持股时间通常在10年以上。

我们如果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领悟他们的理念,跟随他们的步伐,那么对我们学习价值投资定然有事半功倍的帮助。所以,笔者曾反复思考,这两派价投哪派更适合自己?

巴式价投:寻找ROE高且稳定的现金流健康的有较宽护城河的企业,追求高安全边际买入,集中投资,长期(或永远)持有。

格式价投(施式价投):对公司基本面的要求不高,追求超高的安全边际买入,分散投资,估值修复卖出。

笔者喜欢优质的企业,也喜欢便宜的股价,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是多好的策略啊。但笔者知道自己做不了纯粹的巴式价投,非不想也,乃不能也。这种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对企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要求投资者具备很强的辨识能力,要求投资者有非常丰富的投资阅历。而这正是巴菲特所擅长的,而绝大部分投资者根本做不到,笔者自认为缺少这种能力,不能极高概率地正确判断哪些公司未来很长时间都能保持优秀。因此,笔者做不了纯粹的巴式价投。

笔者也很喜欢超高的安全边际,喜欢分散投资,喜欢利用估值轮动频繁地赚取估值提升的收益。但笔者非常讨厌盈利能力平庸或较差的公司,对于这类公司,其价值不增长或者非常缓慢地增长,我们的潜在收益就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价差,且这个价差基本是静态不增长的。如果我们的资产规模、控股能力有限,不能对公司进行资产清算,那么公司的价值就得不到变现,长此以往,就会损耗大量的时间且无法获得收益。因此,笔者也做不了纯粹的施式价投。

不过,价值投资的模式、策略从来都不是一尘不变的,我们也不需要去按部就班地复制,我们可以在保证大方向绝对正确的前提下,演变出适合自己的价值投资策略。于是笔者凭着自己的喜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较高ROE、低估值、分散、估值轮动。当然,这种风格还是偏向格式价投更多一些,这也是世界绝大部分价投大师选择的路。

纵然全世界的价值投资者演变出了千万种价值投资策略,但这些策略一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定包含“低估值”因子。“低估值”是保障价值投资经久不衰的核心所在,“低估值”所蕴含的“保守”理念正是价值投资的灵魂,而给价值投资注入灵魂的,自然是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

当今的华尔街江湖里,流派众多,最著名的要数以巴菲特为首的“气宗”价值投资派,和西蒙斯为代表的“剑宗”量化分析派。气宗,需要浑厚的内功认真审视公司的价值;而剑宗,则需要练就一身快狠准的本事,去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不过当年的华尔街,各宗各派都没有成形,直到格雷厄姆凭借价投理念开创了价投气宗的先河。《伟大的博弈》一书这样评价他:格雷厄姆的出现使投资从巫术变成了一门科学,因为之前华尔街的股票分析都是鬼画符,是格雷厄姆把眼光转向公司资产分析。

作为开山立派的宗师,格雷厄姆依靠努力和智慧创立了证券分析理论,将“保守”的理念薪火相传。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将数以亿计的投资者变成他的信徒,他所培养的一大批弟子成为了新一代的投资大师,其中,管理数十亿乃至数千亿美金资产的嫡系弟子至少有数十位: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门人,人称“股神”,价值投资理念最伟大的践行者,居纽约时报《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榜首,排福布斯全球财富榜前三名。

约翰·内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0余年,期间创造了让人瞠目的记录。

约翰·博格(John Bogle):基金业先驱,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集团创始人,第一只指数型共同基金建立者,被誉为“指数基金教父”,《财富》杂志评选“20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

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沃尔特·施洛斯有限合伙公司的创立者,该公司在经历了18次经济衰退后,仍为所有股东赢得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坚定的“格雷厄姆”追随者,被巴菲特称为“超级投资人”。

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他的代表作《安全边际》是重要的投资经典著作,名下基金用一半的仓位在27年间取得19%的年化收益。

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邓普顿集团创始人,“全球投资之父”,纽约时报《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之一。

欧文·卡恩(Irving Kahn):华尔街最长寿的投资人,107岁高龄依然担任卡恩兄弟集团主席。

马里奥·嘉贝利(Mario Gabelli):嘉贝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97年被晨星公司评选为“最佳基金管理人”,华尔街基金业的“超人马里奥”。嘉贝利资本基金在成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年化收益超过20%。

迈克尔·普莱斯(Michael Price):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的传奇,2006年入选《纽约时报》“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1976年至1996年,其管理的基金资产从只有500万美元,跃升到13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2600倍。

当然,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

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有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当时盛行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的运作是极其有效的,即使是2.25亿只猴子参加抛硬币比赛,也总有215只猴子连续抛对20次。2.25亿美国人参与股票投资,总有215人会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与价值投资无关。巴菲特讲道:可最后胜出的215只猴子中,有40只猴子来自奥马哈一家十分独特的“动物园”,动物园的园长叫格雷厄姆。

跟着格雷厄姆学抛硬币的猴子都成功了,只因格雷厄姆给这群猴子注入了“保守”的灵魂。


第二节、低估值策略横扫全球

前文所述的这些投资大师,他们成功的主要路径是相同的,即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极度保守。我们通过量化手段分析价值投资大师们的策略可以发现,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把策略中“低估值”和“高盈利能力”两个因子的增益效果无限放大,尤其是“低估值”这个因子。

主要财务因子在美国股市的回测表现

詹姆斯·奥肖内西在《投资策略实战分析》这本书中整理了美股1964—2009年各类策略的收益回测,下图为各类策略的详细回测数据。

由上图回测数据可知,低估值和高盈利能力两种策略的年化收益排在前列,较高估值策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

主要价值因子在日本股市的回测表现

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在Value Partners(惠理基金)的支持下,研究分析了日本股市在1975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表现。研究小组在剔除了市值最小的33%的股票后,设置了以市净率、股息率、市盈率、市现率为因子的四种等权重策略,并设置每个月调仓一次。

研究发现,在1975-2011年的日本股市,这四种策略的月收益率分别为:

市净率策略1.48%(年化19.3%),

股息率策略1.34%(年化17.3%),

市盈率策略1.78%(年化23.6%),

市现率策略1.66%(年化21.8%)。

即使处于1990年至2011年的日本大熊市,低估值策略仍然实现了非常高的年化收益。在此期间日本股票市场下跌62.21%时,这四种策略的月收益率分别为:

市净率策略0.84%(年化10.6%),

股息率策略0.78%(年化9.8%),

市盈率策略1.31%(年化16.9%),

市现率策略1.13%(年化1.13%)。

研究小组把上述的策略的“等权重”改为“市值加权”,并把调仓周期分别设置为3、6、9、12月,这四种策略依然获得类似的超额收益。

低估值因子在A股的回测表现

再看看低估值策略在A股的表现。笔者设置了一个低估值策略:选取A股扣非市盈率最低的20只股票(排除ST股)做成一个组合,每只股票买入相等的金额(等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调仓换股,回测区间:2008年11月-2019年4月。

上述低PE策略在A股11年录得年化23%的收益,远超同期沪深300的8.5%,由此证明了低估值策略在A股非常有效。

低估值策略在港股的回测表现

把上述低估值策略放到港股市场(剔除股价低于1港币的股票),回测区间设为2003-2017年,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惊人的33.5%。

神奇公式的回测表现

说到投资策略,自然少不了著名的神奇公式。神奇公式的缔造者是乔尔·格林布拉特,他是一个信奉价值投资的犹太裔基金经理,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乔尔·格林布拉特1985年创立了高谭资本,在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哥谭资本的年化收益达到了惊人的50%,而同一时期,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年化收益为25%;在1985年到2006的二十年间,哥谭资本从700万干到了8.3亿美金,年化复合收益达到了40%。格还一手创立了一个叫价值投资者俱乐部的网站,并写了几本关于价值投资的著作,如《股市稳赚》、《股市天才》等。著名神奇公式就写在《股市稳赚》这本书中,而《股市稳赚》这本书也简单到小学生也能够秒懂,因为这本书是格给自己11岁的儿子写的。

神奇公式的投资逻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好的价格买好的公司。

首先是好价格。市盈率大家都知道,即市值/净利润,我们把市盈率的分子和分母倒一下,就得到了股票的利润率。不考虑其他因素,我们肯定希望这个市盈率越低越好,利润率越高越好。

再就是好公司。乔尔·格林布拉特用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ROIC的具体算法有点复杂,非专业投资者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我们可以把ROIC近似当做ROE,当然,ROIC肯定是越高越好。

神奇公式策略分两步。第一步,把每个公司按ROIC值从大往小排序并编号,把每个公司按市盈率从小往大排序并编号,这样,每个公司就有了两个编号,把两个编号相加,就得到这个公司新的编号;第二步,选取新编号最小的20或30或50个公司,做成一个组合,每个公司买入相同金额,并且每半年重新排序、调仓。

如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充满了好公司的资产组合,并且这些公司都是市场贱卖的。此外,策略每半年会把组合中基本面变差的或者变贵了的股票给剔除,换入新的便宜的好公司。虽然这个组合里某一个或某几个公司的股价表现可能会不如人意,但整个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一定能够战胜全市场平均收益率。

回测1988年至2004年的美国股市,17年间,神奇公式的年化回报率为30.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仅为12.4%。

神奇公式(80只股版本)在A股有一个对应的指数──价值回报,价值回报全收益指数2006-2019年走势如图所示。

在2006-2019.5.13的13.5年间,80版的神奇公式涨幅达15.6倍,年化收益达23%,而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仅为12%。

神奇公式(30只股版本)有一只对应的基金,30版神奇公式策略2005年5月-2019年5月的回测走势如下图所示。

在2005年5月-2019年5月的14年间,30版的神奇公式在A股涨幅达16.36倍,年化收益达23%,同样远超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12%)。由30和80两个版本的神奇公式回测数据可见,神奇公式在A股继续神奇,没有表现出水土不服。


第三节、关于低估值策略有效性的思考

低估值策略会不会失效?

前一节大量的回测数据证明,低估值策略在全球市场都有着非凡的表现。不过金融界有个定律,如果某一种策略一定赚钱,那它就会像血腥味吸引鲨群一样吸引套利者前来套利,从而导致策略的超额收益灰飞烟灭。所以,肯定有读者朋友会有疑问,既然低估值策略如此神奇,那岂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用,那策略岂不是最后一定会失效?

低估值策略之所以不会被滥用到失效的地步,是因为再好的策略偶尔也会熄个火,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连续几年都跑不赢市场平均收益的尴尬局面。当一个策略两到三年都不奏效的时候,一般人就会倾向于去宣布某某策略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比如那些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嘲笑巴菲特的人们。

第一,价值投资(低估值策略)是有效的;第二,价值投资(低估值策略)不是每年都有效;第三,第二点是第一点的保证。正因为价值投资不是每年都有效,所以它是长期有效的。如果它每年都有效,未来就不可能继续有效。这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在资本市场,如果有一种稳赚的方法,就一定会被套利掉的。正因为策略有波动性,短期存在不确定性,才保证了策略不会被套利。所以,不用担心低估值策略会被滥用。

即使这个策略被很多人使用也不要紧,因为大多数人对“低估值”策略的践行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此外,市场上总是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十分不擅长投资和交易,但是他们却十分非常热爱投资和交易。于是,他们的亏损就成为了低估值策略收益的来源,尤其在A股市场,这种人出奇得多。

低估值策略为什么较高估值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我们把A股每年涨幅前100名的股票列出来,对上涨进行归因分析可以发现:总有五分之一的股票属于低估值的估值修复,总有五分之一的股票属于利润高增长,总有五分之一的股票属于小市值炒作热点题材,总有五分之一的股票属于资本运作和重组,总有五分之一的股票属于产品涨价炒作。大家各取所需,选择自己的五分之一,那就是投资的佼佼者。

一般来说,低估值对应低内生增长预期,高估值对应高内生增长预期。虽然投资者对两类股票的预期不同,给予的估值也截然不同,但从实际统计数据来看,高估值股票的内生增长并未明显强于低估值股票的内生增长。

事实上,低估值设置了低预期门槛,更容易实现;而高估值设置了更高的预期门槛,但客观经济规律又不允许社会上有大量高内生增长的公司存在,所以,高估值公司的内生增长不及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高估值公司业绩一旦不及预期,便会迎来戴维斯双杀;如果业绩稍逊,内生增长抵消估值下跌,基本没有投资收益;如果业绩如预期一样高增长,则获得内生增长的收益。低估值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会获得内生增长的收益,如果业绩超出预期,会获得估值和内生增长的双击。正如巴菲特所说,“我到处找的是1英尺的栏杆而不是7英尺的栏杆”。

笔者之前的投资经历中,也有一段时间信奉预期高成长的策略,直到屡屡受挫并遭受重大损失才明白,过高的估值、过高的预期是致命的。当下的净资产、ROE是客观存在的,未来的成长是主观预期的,内生增长不会偏离预期ROE×(1-分红率)太多,我们对企业的预期不应盲目乐观。10年年化内生增长超30%的公司是凤毛麟角,超过20%的亦不多见,对公司寄予30%+的长期内生增长期望,需要非凡的勇气,而大多数投资者对高估值公司给出这样期望都是无知者无畏,当然,笔者也是从那个无知无畏的岁月过来的。

所以,高估值公司和低估值公司有着明显不对称的收益风险比。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投资会存在这样的观念:低估值对应低风险低收益,高估值对应高风险高收益。其实,股票投资完全不是这样,低估值才是对应低风险高收益,高估值则对应高风险低收益。

如果投资股票亏损了,那亏损的唯一原因就是买贵了。买贵的原因之一,投资者根本没有价值的概念,或者根本不在乎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程度,随便买;买贵的原因之二,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不够客观,高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贵的原因之三,买入时的价格并不贵,但买入之后,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恶化,导致公司的内在价值迅速降低,从而被动造成当初买贵了。

贵的(高估值的)公司创造的利润远不及其总市值,市盈率极高,即收益率(收益率=净利润/总市值)极低。如果公司未来的利润无法如预期一样高速增长,那么本身极低的收益率就得不到提高,这将使得投资者陆续抛售该资产,使得资产的价格降低,这是高估值股票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根本原因。

价值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无论价格对于价值有多么扭曲,只要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价值的地心引力最终会将扭曲的价格拉回到正轨。

彼得林奇说:即使关于投资你什么都记不住的话,你也一定要牢记一点,千万不要买入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只要坚决不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就会让你避免巨大的投资亏损。格雷厄姆也非常痛恨高估值的股票,并将其称为“有毒资产”。

所以,无论我们制定怎样的价值投资策略,低估值因子肯定是必要条件,我们必须保证“低估值”这个大方向绝对正确。其他的因素,比如有的投资者倾向于ROE更高,有的投资者倾向于现金流更好,有的投资者倾向于分红更多,等等。这些其他因子不过是“低估值”这个核心因子之外的锦上添花。

追求高安全边际的低估值策略,本质上是一种防守反击策略,即守住本金不发生亏损的底线,取得基本的内生增长收益,等待估值修复的超额收益。这一理念与《孙子兵法》中的“先为不可胜”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孙子兵法·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译: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自己不可被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否打胜仗取决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敌人不给可乘之机,就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则攻而取之。

成熟的价值投资者总是像常胜将军一样,先立兵于不败之地而后求战!


第四节、关于价值投资的常见争论

买好的VS买的好

一些优质公司的ROE长期在20%以上,且确定性高,股票价格在合理估值徘徊,如果一直等待,也许股价很久也到不了我们想要的折扣价。一些公司的ROE在15%-20%,ROE并不是特别高,但股价较内在价值有很大的折扣,很有吸引力,存在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买较低价格的顶级公司,还是极低价格的较好公司,这个问题是两派价投的经典之辩。买一般价格的顶级公司的投资者,一般是一直持有,直到基本面发生恶化或者极度高估的时候卖出,属于超长期价值投资者;买极低价格的较好公司的投资者,一般是持有到估值合理或者有轻微高估时卖出,属于非超长期的价值投资者。

持前一种投资理念的代表者有巴菲特(巴菲特投资生涯实现了从重估值到重质量的转变)、芒格、段永平等。持这种理念的投资者认为:顶级公司给出便宜价格的机会非常少,这样的机会一旦出现,就要牢牢抓住。优秀的公司未来继续保持优秀的概率会高一些,优秀是公司能力的体现,能力的是一种变化很慢的东西,他们的投资是寄希望于公司能够凭借已有的能力把高ROE维持下去。只要超高的ROE能够维持,收益率就会十分理想,与买入价格的高低关系不大。

持后一种投资理念的代表者有格雷厄姆、赛斯卡拉曼、施洛斯等。笔者也更倾向于后一种理念,即立足于当下的高安全边际,买的够便宜。我们必须得客观认识到,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巴菲特那样的洞察力,我们甚至没有深入研究公司的能力,我们不能分辨未来哪个公司是好公司。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知道明天哪颗巨星会陨落,我们也不知道明天哪匹黑马会崛起,这个世界时刻都在上演屌丝逆袭、廉颇老矣的故事。

从潜在收益的角度来说,估值修复带来的收益相当于股票两三年的内生增长收益,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利用估值波动,赚取估值提升的超额收益。从潜在回撤的角度来讲,我们期望借助高安全边际来应对未知的风险,股价的安全边际越高,潜在下跌空间越小,如果我们预判了公司的基本面或者公司遭遇了黑天鹅,我们承受的损失也会小很多。寻找超高安全边际,是一种防守反击的策略,即缩小潜在的下跌空间,取得保底的内生增长收益(ROE),等待估值修复的超额收益。

实际上,在不考虑资金规模对投资限制的情况下,后一种策略的收益率较前者稍高。但后一种策略会受制于资金规模,大规模的资金受市场流动性制约,无法高效地轮动、调仓,因此,资产规模庞大的价值投资者多采用第一种策略。

当然,超高质量和超低估值可以兼得,只不过这样的机会非常稀缺,一般只有深度熊市会出现,这种机会的出现往往会使我们的财富得到大幅跃升。

分散投资VS集中投资

分散和集中两个概念,于不同人而言,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大部分人会认为,持有1-3只股票算是集中投资,持有5只以上的股票,算是分散投资。但巴菲特持有数十只股票,且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20%,他老人家却认为自己是集中投资,不过,笔者更认为巴菲特属于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是对抗黑天鹅风险的最强护盾。可预见的风险并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因为大家会未雨绸缪,而不可预见的黑天鹅风险才是最致命的。个股一旦遭遇黑天鹅,轻则股价腰斩,重则股价清零、本金永久损失。在我们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我们一定会遇到黑天鹅,如果单只股票仓位过重乃至满仓,那么黑天鹅对我们的打击就是致命的,哪怕此前你已经赚了一万倍,在黑天鹅发生的一刻都将前功尽弃。笔者倾向于等额持有5-10只股票或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执行这样的仓位配置,即便我们持有的某只股票遭遇黑天鹅的袭击,整个组合最多只会承受20%的损失,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集中投资的投资者认为,投资就得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火力集中于一处,迅速取得高收益。但是这部分投资者普遍有个认知误区,认为持股更集中,收益率更高。其实持股更少只会让波动更大,使得中短期上涨或下跌的速度更快。持有的股票某个时期股价表现较好时,就会让投资者形成“集中投资可以提升收益率”的错觉。其实,投资时间拉长来看,执行相同的策略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或分散投资并无明显收益差距,只不过集中投资的波动率更大,而分散投资的收益率曲线更加平滑。比如30、40、50、60、70、80、90、100等版本神奇公式的回测数据显示,他们的收益率几乎没有差异。


第五节、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学习本书内容至此,读者朋友们可以开始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了,一份完整的投资策略应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策略构成一:选股条件

详细设置股票入选股票池的条件,如预期ROE、分红率、负债率、经营现金流、市值大小、行业板块、确定性、负面信息等,将符合要求的股票纳入股票池,并长期跟踪观察。

策略构成二:择时条件(买入、卖出条件)

择时设置分为买入条件和卖出条件。买入条件,比如设置安全边际7折(股价=内在价值×0.7)买入。卖出条件则更为复杂一些,常见的卖出条件有:估值修复卖出,基本面恶化卖出,有性价比更高的标的出现时卖出,估值修复后回撤达到多少卖出。

策略构成三:仓位配置

这部分主要是设置个股的仓位上限、个股数量、每只股票仓位多少、建仓节奏。集中或分散取决投资者个人的喜好,关于集中投资或者分散投资,上一节内容已有讨论,个人认为即便是集中投资,单只股票的仓位也不宜超过33%。建仓节奏方面,可以分为一次性建仓或者触发条件多次分批建仓,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