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母亲已经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山里夏天的早晨,寒气逼人。星星从天幕渐次离开,天也渐渐发白,远山露出清晰的轮廓。公鸡发出了第一声啼叫,仿佛在提醒尚在沉睡中的人们,天快亮了。
我从屋里出来,抱紧赤裸的双臂,来到了厨房。昏黄的灯光,照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她正蹲在地上,快速斩着猪草。见我来了,没有起身,继续忙碌着。我到灶边坐下,给熊熊燃烧的炉膛里又添了一把柴。
母亲头也不抬地问:“什么时候出发?”
我说:“吃完早饭就走。”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指了指厨房边上的一张小桌,上面放了很多当季的蔬菜。我一看就明白了,母亲是让我把这些菜带回城里去。
摇摇欲坠的夕阳下,我和母亲在田间穿梭着。豆角,青椒,黄瓜,还有玉米等,都在拼命生长着,母亲小心抚摸着一颗青翠、饱满的豆角,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她背着背篼,把那些特别饱满的豆角摘下,交到我的手上,我又小心翼翼地放在背篼里。母亲叮嘱我,田里的路不好走,看着点。要当心玉米叶上的细毛。我说,妈,你忘了,我是在这里长大的。不怕的。母亲叹了一口气,“在城里呆久了,回来怕都是不适应的。”
母亲和父亲一直在家操持农活,也没有出门打过工。我少小离家,出门打拼,后在城里结婚生子。每年回家的时间也不多,留下年迈的双亲,也无法照顾他们周全,心里常常有愧。听到母亲这样说,心如刀绞。
夕阳退到了山后面,暑气渐渐消散。在一片南瓜地里,母亲俯下身子,用镰刀割下一个南瓜,提起来,很骄傲地说:“咱们家的菜都是没有打农药的,吃起来放心。你在城里可是吃不到这么新鲜的蔬菜。”
母亲把南瓜递给我,我看到了母亲古铜色的脸,还有爬满皱纹的手——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真实写照。母亲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勤劳朴实,无怨无悔。
采了满满一背篼的菜,母亲的心里很轻松似的。她捶了捶有些佝偻的腰身,领着我回家去。
小桌上的菜就是昨天与母亲一起采摘的。我说,妈,你自己留着吃嘛。母亲有点不高兴,“叫你拿,你就拿上。城里的菜打了农药,我不放心。你孩子还小,多吃一点绿色蔬菜,身体好。”
母亲又递给我一个蛇皮口袋,让我提着,她很小心地把菜放进口袋,收口处仔细地绑上细绳,把袋子靠在一边。
“锅里的鸡蛋该熟了,带着路上吃吧。”母亲从大锅中捞出鸡蛋,放在水里凉着。
母亲叫我往灶膛里塞进几块柴禾,刚才忙着去装菜,柴快燃尽了。
接着,母亲又去喂猪,回来给我做早饭。她在灶前做饭,我给灶膛添柴。我和母亲有说有笑,感觉一下子像回到了小时候。
吃完早饭,我就该回城了。我去提装菜的袋子,母亲拦住我,“太重了,你一个丫头提不动的。”小时候,母亲一直叫我丫头,自从出去打工之后,母亲再没有这样叫过我。我心头暖暖的——在母亲的眼里,我依然还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天已经大亮了,太阳爬上山,整个村庄被照得明亮耀眼。母亲背着背篼在前面走着,太阳照着她的银发,闪闪发光。太阳炽烈,我在后面提着鸡蛋 ,背上像背了个炉子似的。我却没有看见母亲的额头早已渗出颗颗汗珠。
出山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母亲不住地朝前方张望,有些焦急地说道:“我们这里确实出门不方便,等了这么久车也没有来。”母亲担心我赶不上回去的火车。
车终于来了,母亲替我把袋子提上车,叮嘱我路上小心。好好和孩他爹过日子,不要吵架,照顾好孩子。好好工作。不要太牵挂家里,家里的日子还是勉强能过的……母亲絮絮叨叨,每次送我上车都是这些话。可是,我从来没有觉得母亲啰嗦。我有点哽咽地说:“妈,你和爸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母亲哎地答应着,车渐渐远去……
我回过头去,看到母亲还站在那里,望着车离开的方向。太阳又升高了,等不了多久,母亲又该去田里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