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死亡推动着生命进化和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新的人和新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渐成为旧的,也会被淘汰。
——吴军
/写在前面/
这本书就是IT简史。
通过这本书,我全面地了解了互联网浪潮中的历史与点滴,对IT行业的发展也说的很系统,对于身处于通信行业的我来说,很有参与感。
吴军博士以公司为单位,用通俗的语言,清晰的脉络,讲述了几十年来IT行业风起云涌的发展历程,期间还融合了大学、风头、金融等多种影响IT业发展的因素,详细勾勒出了整个二十世纪到本世纪初的科技浪潮。
他更以一种理性的旁观者态度来分析了这些IT公司朝代更替的原因,像是一本讲述商业互联网的故事书,是一本很棒的了解科技产业和发展规律的入门好书。
一读心情就好像书中列举的那些案例公司,随科技浪潮忽上忽下,很激动难以入眠,很多章节读起来真来劲,很有种读金庸江湖的武侠风采。
值得学习的是:在机制过于复杂的时候,作者都会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读者了解,与《经济学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书中的诸多预测均已成真,值得初入IT业的人士细读。
李开复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推荐中说:
“《浪潮之巅》不是一本历史书,因为书中着力描述的,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比如微博与云计算,又比如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科技、对创新、对互联网都充满“虔诚”信仰,并为之激情四射。”
AT&T、IBM、苹果、英特尔、微软、思科、雅虎、惠普、摩托罗拉、SUN、Novell、网景、Realnetworks、Nokia、Google、Facebook、Twitter……有的已经慢慢淡出视线,有的正如日中天,有的寄希望于明天。
同时也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了,“企业基因”对于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现在再看的时候,时不断生出今非昔比的感叹。
科技的发展常以浪潮的形式出现,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
时代的大势,公司的基因,个人的选择,交织成了吴军博士这些充满深度的文字,还有他所描述的这个让人心驰的产业,小米的雷军曾说过:只要站到了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个时代很有趣的是,它的变化如此迅速,以至于你不能用任何一个既往体系的局限性来做一个绝对预测。它不带血的血腥不亚于斗牛现场,精彩过瘾。
生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看到商业和科学技术完美结合不断的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幸运的是,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浪潮之巅。
/01./
对于社会进步来讲,科技是大脑,金融是血液。这本书不仅讲述了IT产业的历史,而且探讨了科技创新和现代经济的规律和原则。
成就一家传奇科技公司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创新、人才、投资、管理、时机、决断、政府关系、领导层的远见与雄心,但总而言之,是要有良好的基因、或者能转基因,即基因决定论。
科学家相信一切事物发展的背后都有规律可循,于是就有了规律。吴军博士说:一家公司的基因常常决定他今后的命运,即企业的基因决定企业的发展与成败兴衰。
红杉资本认为,一家公司的基因在成立的三个月中就形成了。因为一个公司创始者的灵魂常常会永久地留在这家公司,即使他们已经离去。
“一家公司的基因并不像人的基因那样(在显微镜下)看得见摸得着。他是一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进化出来的适应该市场的企业文化(做事方式)、管理方法、产品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等等。”
无论是AT&T的衰退,还是摩托罗拉从叱咤风云到明日黄花,无一例外,都是自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
”红杉资本的投资家们和我谈过他们选择投资对象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创业者一定要有饥渴感。很难想象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能比一个急于脱离贫困现状的缀学学生更有把公司办好的可能。因为前者办公司不过是为了锦上添花,而后者则是破釜沉舟。这就是乔布斯勉励年轻人要保持饥渴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原因。“
所谓科技行业无恒久,唯有创新常如新。就像一位德国诗人所说的:“亘古而常青的昨天永远是过去,也永远会再来。”
“从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诞生许多世界品牌和跨国企业是历史的必然,这个任务将落在年轻人身上。但是,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全中国非常缺乏各种顶级的技术人员,因为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工作不了几年就去做管理了。 ”
因此,对最后一章感触很深,其中有句话:当人们不再把房市、股市作为最快的挣钱手段时,就是中国可以诞生下一个Google的时候了。
/02./
历史总是会与你我一次次的开玩笑,用它螺旋上升中惊人的相似性。
我非常喜欢黑格尔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and all that is rational is real)。虽然这句话常常被误解成它在为当今不合理的现实开脱,其实,如果我们动态地看待现实性和合理性,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现在存在的现象,当初产生它的时候必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和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终究有一天它也会消亡。
托尔斯泰讲,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信息产业中,这句话要反过来讲,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绝招,失败的公司倒是有不少共同之处。
“我们知道,如果一次浪潮还没有结束,任何人为的力量都很难和科技发展的浪潮相抗衡,而当一浪过去后,任何外力都很难维持它的高潮。”
在吴晓波《激荡三十年》的书中,我们能看到对中国短暂的现代商业史中消逝公司的惋惜,实际上我们也常假设:某某公司若还存在会如何。但世间没有如果,这本书给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一个公司的死亡是对社会最后的一次贡献”。
既然一个公司无法再适应,那能通过自身的消逝为后来者提供警示和腾出市场资源,伤害的是自己,但有利于整个社会。从这方面来讲,我们都应该感谢那些只有短暂光辉的公司。
这个自由主义十足的观点,也适用于我们这个正在极度变化和充满竞争中社会的每个个体。
/写在后面/
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因此吴军博士说:对我来讲,时间才是我最大的财富,我要把它投到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地方去。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读史让人达观,尽人事,知天命,时机、运气、基因都决定了很多。
选择和努力孰轻孰重,注定会是永恒的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在我看来,选择是1,努力是后面无数个0,若是选择出了问题,努力便会毫无意义。
厚积薄发,顺势而为,也许是最好的注释。
文字/绿皮火车
图片/豆瓣截图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阅读症深度患者。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