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救灾防线,守护人民安全福祉

8月14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防汛救灾事关民生根本、发展全局,既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之战,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答题,容不得丝毫懈怠、半点马虎。

一、防汛救灾是捍卫民生底线的“生命工程”

洪水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一旦应对不当,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威胁群众生命。此次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河道漫溢,部分群众被困、房屋受损,再次警示我们:防汛救灾的防线容不得一丝漏洞。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而防汛救灾正是守护这一底线的 “坚实盾牌”。从精准监测雨情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到提前转移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再到紧急调配抢险队伍、救援物资,每一个环节的高效落实,都直接关系到灾害损失能否降到最低。

二、干部一线担当是筑牢防线的“核心支撑”

基层干部身处防汛救灾最前沿,是连接上级决策与群众需求的 “桥梁纽带”,其履职成效直接决定防汛工作的成败。一方面,要当好“巡查员”,聚焦河流堤坝、水库电站、城市内涝点、山区切坡建房等重点区域,开展 “地毯式” 排查,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另一方面,要做好“守护者”,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户上门动员转移,坚决杜绝“漏一户、落一人”;同时,还要成为“冲锋者”,在洪水围困、道路中断等危急时刻,主动蹚积水、扛物资、清障碍,以“我先上” 的担当为群众筑起 “生命堤坝”。

三、关怀保障干部是持续作战的“坚实后盾”

干部在一线日夜奋战,面临着体力透支、安全风险等多重压力,给予充分的关怀保障,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投入工作。其一,要强化后勤保障,及时配发雨衣、雨鞋、救生衣等防护装备,统筹做好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确保干部 “安全上有保障、生活上无顾虑”;其二,要科学调配力量,合理安排轮岗值守,避免干部“连轴转”,防止因过度劳累影响工作效率;其三,要健全激励机制,对在防汛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通报表扬,并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中优先考虑,让实干者得实惠、担当者受认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