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蓉蓉,一个被使命召唤的女孩子。
使命:让2000万人受我影响更幸福、快乐、自在~
今天想聊聊这个话题,有一些隐形的游戏。
前段时间旅行青蛙很火,我充值了,但避开了据说玩了就会不自觉充值的“恋与制作人”。
为女性付费玩家设计的游戏有个特点:
细腻的剧情,值得崇拜同时又需要支持的男主,完美的体验和细节
为男性付费玩家设计的游戏有什么特点呢?
使命、任务、暴力、奖励、路径
1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
女性更享受的是“我真真切切生活在一段场景中,我感觉到真实的心动、情绪、悲痛,也感觉自己的母性被激发了”
男性更享受的是“我被需要,我被赋予使命,世界可以因我而不同”
现象1:女性擅长文科,男性擅长理科
分析:当然这不是一概而论的,合理开发的大脑与性别无关。就像具体哪个游戏什么性别喜欢,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这里只谈大现象。
女性擅长文科:因为女性的竞争意识不强,任务意识不强,阶段性思考不强,而感受其中的能力要强一些。文科的特点是并没有开头和结尾,学到哪里是哪里,打分标准不严格有很多人为因素在里面。
男性擅长理科:因为男性的竞争意识强,任务意识强,阶段性思考强,给个明确的任务有个探索的意识。理科的科目开头和结尾明确,这题会了就是会了,不会就是不会。
社会上当然有很多性别错位的情况了:
比较男性化的女性,比较女性化的男性。
比较男性化的女性,面容多半有些锐气,眼神坚毅,就算脸不大也显得脸庞比较宽,这是责任感在作祟。这样的女性你会感觉一股英气,率真直接,拐弯抹角他们最不喜欢,但特定的场景又能激发他们的母性,用女性的方法捍卫和保护你。
比较女性化的男性,面容多半比较柔和,线条不会很坚毅,眼神柔软,散发着一种可以做闺蜜的气质。这样的男性你还会比较愿意去相信,去依靠,他们有毛绒玩具一般的归属感,遇到问题思考缜密,前思后想适合找他们问意见。
2
根据五彩性格理论,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的。
大白的妈妈经常分享,大白从小就特别有耐心,特别能慢慢来,他妈妈上班时间很紧催他赶紧,大白也慢悠悠很妥当的样子。
这样的耐心就属于气质了,因为大白的爸爸妈妈没有一个有耐心到这样程度的。
性格是后天的,会受到人际环境的影响,原则上一切教育和同化的效果,都出现在性格这个层面。卡牌中有15张卡牌,一共30个词汇,这些词汇是与性格相关,与同化影响相关的。
最最经常被问起的一对性格词汇:
他人认可很重要
事情结果很重要
是完完全全可以被“调教”的。
也可以调动我们的内在父母对内在小孩进行调教,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当我们做一件事,会非常考虑他人评价和看法时,他人认可很重要就凸显出来了;
当我们做一件事,不管他人说法看法,只关注唯一指标:结果如何,那么结果很重要就出来了。
3
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取决于你在什么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性格。
如果你在一个与人打交道的环境,晋升完全取决于关键人物的评价!那么,不在意他人认可的人会死得很惨,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把事情结果做得很不错,但那个人就是不批准;
如果你在一个讲结果讲业绩的环境,晋升完全取决于业绩数字,那么,太过于在意他人认可只会让你疲倦、心累,事情结果才是你晋升的金钥匙。
真实环境不绝对,但会有侧重,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
我有个朋友叫做三目,她学完卡牌之后兴冲冲给前同事测了卡牌,测完发了聊天记录和卡牌截图给我问:
蓉蓉老师,我前同事才20多岁,竟然一张黄色牌都没有,他事业心太差了,我和他说要有事业心,他的反馈却模模糊糊似乎并不认可,为什么呢。
我一看那个卡牌,很多的紫色和红色,这是一个很敏感但有非常会处人际关系的人!
我和三目说:
这个人的卡牌虽然没有黄色,但红色和紫色所代表的优势已经够他游刃有余了,据我推测他应该在一个很看重人际关系的环境,会处关系,人前人后很受喜欢。
三目:是,公务员。
我说:那就没问题了,对于公务员这样的角色,能够把性格中红色和紫色的优点都激发出来,这个人已经非常优秀了:紫色让他有城府、思维成熟、想得多想得透;红色让他在该表达的时候能表达并且知道如何表达能够获得他人认可。
4
每个人与生俱来、从小环境塑造了他一些特质,很容易在一些领域擅长,这是非常好的。比如一个特别会说话的人,恰恰找了一份需要会说话的工作,棒棒哒,他非常游刃有余。
但人生的乐趣在于变化,真理也在于没有绝对的不变。
这个人非常会说话,但这份会说话的工作能做多久?
这个会说话的工作改制了,需要也能出业绩了怎么办?
他换工作,发现只会说话的工作没有了,他怎么办?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宝库可以认为是初始值,那这个初始值是我们最初来到世界混江湖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总会花完,而聪明的人总能在第一桶金花光之前敏锐地学会“理财”,于是第一桶金还剩很多的时候,他鸡生蛋多了很多桶金。
5
特别擅长说话如果是第一桶金,那么工作之余拿点时间去学习下“如何拿到业绩”
如果特别擅长拿业绩是第一桶金,那么工作之余拿点时间去学习下“如何说话关键人物喜欢”
如果想在人生这盘游戏呆的足够久,并且状态喜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你目前还不够窘迫的时候,未雨绸缪,拿出打游戏的心态,去激发出自己其他的特质,不要等第一桶金花光了,猛然发现并没有金子了。
那时,就会容易迷茫。
好的人生规划=享受当下(80%)+未雨绸缪(20%)
至少拿出20%的时间未雨绸缪。
6
正如我说的,大白像是游戏过程中掉落下来的英雄,而很多贵人像是游戏中突然出现的宝箱。而之所以会有宝箱出现,是因为我在#推地图
与推地图相关的一个概念叫做#扫地图
这个话题专门和大白聊过,蛮有趣的:
我是推地图爱好者,秉持的观念是,就算暂时不够擅长某件事,还是会用比较快的速度推地图、实现这个关卡的通过,类似于门门刚刚及格,但确实能毕业;
大白是扫地图爱好者,他的观念是把地图的每一个角落扫荡一遍,看看有什么金币,有什么宝箱都开开看看。所以他慢。
我俩的这个对比有几个客观上的差异:
扫地图:做事速度快、遇到困难追求及格、不苛责、追求速度的快和爽
推地图:做事速度慢、遇到困难慢慢研究、苛责自己、追求完善彻底和细致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扫地图容易做事不仔细,但风风火火容易占地为王,总结下来做了好多事情,虽然事事不精通,但会做就超越80%的人了;
推地图容易做事不快,仔仔细细推演关卡,总结一下没做什么事,但一件事的深度会耕耘地比较好;
其实不仅是速度和数量,对于做事心态和信心也有影响,我讲个我和大白的小故事:
(插播:大白的简书ID:大白鸽儿)
7
有一次,我进行了一场演讲。结束后我们溜达到后海漫步,夜色柔美,微风习习,可大白和我心情却截然不同。
他先说:你不觉得刚才的演讲不够好吗?
我说:没有啊……挺好的
他说:你这里这里不够好,那里那里不够好……
我说:你知道吗(我的分享范儿出来了)
如果我和你想的一样,那么根本就不敢进行更多的演讲了!
电影被称作遗憾的艺术,就是说拍出来之后这个电影就定型了,遗憾是在所难免的;
培训、演讲都是这样啊!
当你说完感觉遗憾,是好事,说明你已经原地提升了!
当你用升级之后的眼光再看自己的作品,才会觉得之前那版不够好。
但我不会因为有很多遗憾而否定自己刚刚的演讲,因为我深深知道一个道理:
(深吸一口气)
我本可以不演讲。
我本可以不做那个尝试。
我本可以像个普通观众坐在台下。
不冒险,是最大的安全;
不冒险,你连说我哪里不够好的机会都没有。
但不行,我要推地图,讲完这个演讲,我感觉遗憾了,才知道哪里需要提升;
如果不推地图,不进行这个演讲,我将始终活在一个静态且“完美”的状态;
那我就别想着升级了啊。
8
我的升级迭代是很快的,回头聊聊我的迭代故事,但那些事实背后的原理和精髓就是上面这段话了:
我冒险了,才有成长的可能性。
遗憾?不,我推动地图了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