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厦看久了未免有些厌倦,不如去那些老街看看。在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老街像是被岁月磨砺过的老人,透露出少有的古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古韵悠悠,它古老的身架仍支撑起岁月的洗涤,像一朵芬芳的野花开放在江南偏僻的小镇里。
老街,有的还存在,有的却只能回忆。但即便行将消失,也不会妨碍我的“寻访”脚步。
相城作为苏州吴县前身的一部分,有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韵,也有积淀已久的非遗文化,有耐人寻味的老街古巷,也有现代大气的新城之势。以前每个小镇都有老街,但现在有很多老街都破落了,只有少数翻翻整整,好似又是新的岁月。
沺泾,阳澄湖边的一个渔业小镇,它位于阳澄西湖与阳澄中湖之间,与湖西的太平镇和湖东的昆山巴城镇、园区的唯亭镇遥遥相望。沺泾镇之前与湘城镇一样,同为乡级设置。自合并成为阳澄湖镇后,因镇政府则驻在湘城镇上,沺泾则成为阳澄湖镇下的一个管理区,到了2009年原沺泾镇沿阳澄湖的五个村加沺泾老镇区成立了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沺泾,得名于明末,建镇于清初。相对于湘城老街,沺泾的规模似乎小些,镇上老街现存民居多为民国和建国初期之物。虽然古建筑遗存不多,但格局基本完整。
沺泾老街贴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这里的水路交通四通八达,百姓沿河而居。"沺"在百度搜索的解释是指水势“广阔无边”,用在这里是恰如其分的,一点也不夸张。
从大街上朝西走,走到沺泾河边,从北至南,以阜安桥为中心,河东岸有北街和南街之分。沿河两岸,依次排列着少量保留下来的年代久远,布满岁月沧桑的老旧房屋,见证了过去的时光。
北栅桥之西堍,有一老屋群落,后面有新式大楼。据称,以前这里是镇粮管所的地方。在桥上隔水北望,见有黄墙庙宇两间,原来是严家港观音庙,还有待修缮恢复。
砖墙、青瓦、石桥,聆听着老街春夏秋冬,雨雪风霜。老街虽不算很长,但走在已翻新过的小青方砖路面上,旧建筑在静静地与世人诉说着千百年的变迁。
一条老街、一条巷子都会有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是欢乐的前半生,是放不下的熟悉片段。
老街中段的一座老桥,但除桥础外,桥栏和桥面已由钢筋水泥所替代。因左顾右视而不见桥名,故不知此桥何桥。适遇当地一居民,询之,方晓其为“阜安桥”。
阜安桥,为镇内现存的古石桥之一。建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相传是镇上高姓人捐资而建。清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曾重修,解放后亦先后修过三次。
南下阜安桥到南街,桥堍东侧有“阜安古刹”四字赫然醒目,但大门紧闭。据当地人说,逢时过节,这里的香火还是很旺盛的。
阜安寺建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与阜安桥建筑年代同。但两者之谓,究竟是因寺而桥,还是因桥而寺,不得而知。
听洗拖把的当地老者介绍,阜安桥北颇具规模的两层楼群落,现在各有外来人员租居着。解放前,这里曾是乡公所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沺泾的第一个乡政府曾在这里办公。
现在的老街除了老房子以外,已没什么商业了,只有当地村民自家开的几家杂货店,年轻人都已外出工作,只剩老人们在这里经营着,年轻人要趁休息时有空,才回到这里,看看老人,看看老屋。
老街,不管岁月如何流转,始终是心目中最初的老街,亘古不变的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它在脑海里,从未离开……
倘佯在阳澄湖东岸的沺泾老街,杨柳依依,湖水清清,过去的文脉遗韵,至今仍然回荡在热爱水乡人们的心中。保护美好的家园不但是人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