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思维的背面看一看 」
1
闺蜜最近很蔫儿。原本在好友群里最活跃的她,最近的两周都没说过话。后来一问才得知,原来是她遇到了典型的“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问题。
到公司快满八个月,经过一段观察和磨合,她打算开除团队中的X,但X是公司的关系户,老板发话不能开除。她想把人调走,才发现他跟贴皮膏药一样,早在所有部门都待了一遍,没有一个部门想要。
她是公司新来的领导,部门又是公司新成立的,只能倒霉继续接盘。
“我想办法总是有的,部门再进一个新人应该可行,你猜老板怎么回我的”
“怎么说?”
“开除部门其他人,空出一个新名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无论怎么做,部门里所有人都要继续忍着和X配合,继续分担X的工作量,因为这位的工作成果经常不合格。
好友是职场老江湖,当然明白这事儿也就到头了。她老板已经在这家公司11年了,老神在在地宽慰她:“公司人事关系复杂,做事情无需太认真。”
闺蜜说她听完这句话,便下定决心换工作了。
能说出这种话,透露的信息便是:
在这家公司,人情比事情重要。
2
职场中有一个咒怨,是大家都不愿意提及的,但几乎每个职场人都经历过,它像是总也好不了的伤口,隐藏在干净整洁的衬衣里,在溃烂和结巴中循环往复:
“我要浪费一半的精力来纠正猪队友在工作中犯的错误。”
它令人生厌却又不得不管。
闺蜜会因为老板的不作为而生气,是因为她的价值观和公司环境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带来的现象就是:“我的同事是个猪队友”、“我的上司是个极品”、“我们公司特别奇葩。”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它在用痛苦的方式提醒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个环境不适合你”。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深知,一家公司越成熟,它的做事规则便越是这个组织里的每个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基础上而长期达成的某种默契的集合,像一片泥泞的沼泽,让我们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尴尬境地。
要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要么离开公司另谋发展。
3
大多数人都不想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去迎合一个工作环境,因为知道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另谋发展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对如何去找到一个好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一,要对你要去的行业有个全盘掌握
行业整体是在上升期还是下降期,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哪一个环节?行业的政策风险性高不高,国家的政策对行业影响大不大(比如说新兴的区块链,各方说法不一,政策风向也不统一)?
第二,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你要去的公司
公司处在行业的哪个位置?
是行业老大还是属于排名上升很快的新品牌?
他们的市场表现分别是什么?
这些市场表现是真实的吗?
如果是稳居行业老大位置的公司,重点观察这家公司的新业务板块的开发频率和利润情况。如果一家老牌公司常期不开发新业务,或者在新业务上投入的资源很少,而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下降,那么估计这家公司就属于“垂垂老矣”型,估计高层都在忙于内斗,就像我朋友所在的那家公司,官僚作风可以拖死人。
如果是新兴公司,则要分析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或者核心产品在市场上的状态和发展趋势,核心产品的业务模式是否靠谱,在逻辑上是否说得通?要知道,拿着资金倒下的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个。
第三,分析你要去的部门靠不靠谱
我的前同事,曾在两家顶级互联网公司工作过,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部门其实是很难进去的,那些大量频繁招人的部门大多做的是新业务,而新业务在公司的寿命短的话也就三个月,做不好整个部门就裁掉了。”
因此,看完行业和公司后,就要看部门是否处在公司核心位置,或者说是否是公司战略上大力去培养和发展的业务,是否投入了很多的资源,是否有CEO出来为新业务站台的新闻?
第四,分析你的岗位是否关键
这点很重要,如果岗位不关键,即使是重要的部门也有可能面临能力提升空间狭窄,甚至被换掉的风险。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未来的领导是否靠谱
领导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团队的水平,团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你的成长空间。虽然这很难从面试中全部看出来,但是有心人会从各种渠道探听这个消息。领导如果是个在工作上有胆色有能力的人,那么在很大的概率上团队成员也应该是优秀的。和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做事是非常愉悦的,毕竟节省掉了很多沟通和协调的时间。
总结:
分析的顺序以“行业→公司→部门→岗位→人”这个链条来进行,而考虑的重要程度则是人≥业务模式+行业≥公司牌子
猪队友哪里都有,好领导可遇不可求。
部分观点来自即刻#产品经理日常#@伊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