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因事耽搁了写作打卡,不想为自己的懈怠说所谓的理由。今天依然很忙,手头的任务刚匆匆放下,说什么也不敢喘息,即刻提笔写上几句,把今天的作业补上。否则,我就又像昨天一样,说自己一整天忙了很多事情,说自己累了、困了,说还有明天,还有为期10天的弹性时间……为自己的逃避开脱的理由真得可以很多。但说这种种理由,又能于事何补呢?与其无谓地反复说,倒不如落笔写来得更有效。
现在的我已在“箭”上了。当初满满信心要参与挑战,不就是本着我可以做,我能做的想法吗?想到我的两位小才女,每天用心记录生活,表达心情,那种信手拈来的文字,于我何尝不是督促呢?至少我如此状态,自己的心里是过不去的。
想来也惭愧,我们对人对己常有不同标准或要求,换位思考的方式似乎也少有用。遇到问题总认为可以怎么样,而不是去想为什么会这样,因而主观意识就会左右自己的判断。有时还总能居高临下,对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指手画脚,批评有加呢。面对补交作业一事,再想想平时面对那些不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我似乎腹诽得多,而谅解得少,也总用以不能理解的口吻说上几句,抑或“苦口婆媳”地开导几句,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听,从没有想去听听或了解一下他们的实际情况。如若能换个角度看问题,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要变得更通情达理了呢?
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类似补作业这样的事情时有,该本着怎样的心态去正视如此种种,真值得自己好好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