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卫绾,汉文帝时一开始只是个赶车的,相当于现在的司机。后来官至中郎将,又当了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汉景帝时期卫绾又因平七国之乱有功,加封了建陵侯、升任中尉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后来皇太子刘荣被废,太子身边人的很少人有善终的,而卫绾是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汉文帝时刘启被立为皇太子,刘启当太子的时候请客吃饭,也请了卫绾,卫绾借口有病没有去赴宴。文帝驾崩前告诉刘启要善待卫绾,汉景帝刘启是个很无情冷血的帝王,残酷起来可以逼死功臣周亚夫,可以逼得废太子刘荣自杀,可以杀完嫔妃栗姬的娘家人等等。刘启心里一直记着他当皇太子时请客吃饭卫绾没去的事,一直不待见卫绾,看着卫绾在身边做事也不理他,卫绾也没有解释什么,还是跟以前一样,勤勤恳恳的做事,而且比以前做的更好、更勤恳、更仔细认真了。
一年后汉景帝外出,让卫绾跟他同乘一辆车。汉景帝便问卫绾:你可晓得我为什么让你跟我同坐一辆车吗?卫绾回答:我本来就是个赶车的,侥幸立了点功升为中郎将,我不知道为什么?汉景帝不高兴的质问他:我当皇太子的时候,请你吃饭你为什么不来?卫绾惭愧的回到:死罪死罪,我病了。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做任何解释。如果是一般人,看文帝不在了,景帝继位了,肯定会诚惶诚恐,不停的解释:当时文帝还在位,都去巴结皇太子,文帝心里肯定会不痛快,这都是盼着我死吗?
卫绾却不做任何解释,只做事不说话。后来汉景帝很欣赏卫绾要赐他宝剑,卫绾却不敢要,说先帝已经赐了他六把宝剑了,不敢再接受赏赐了。汉景帝说:别人有剑,要不佩带着以显示身份,要么交换钱财,难道你的剑还一直保存着吗?卫绾说是的。汉武帝命人取来看,果然剑都在鞘中,不曾取用过。
到了汉武帝时期卫绾官至丞相,卫绾是少有的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而善终的人。卫绾的性格在于多做事,少说话,不与人争锋,有了功劳,总是谦让给他人,从不解释什么。
很欣赏卫绾的性格,有什么好解释的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解释的多了,清的也会解释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