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看着手机上的21:59,我一时懵住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今天的感悟不可能按时提交了。
怎么就睡着了呢?明明前一秒还在边哄小宝边打开讯飞语记准备码字啊,那时候,才刚刚21点。
过了一会儿,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晚十点前完成晨读感悟的flag没能实现。
尽管从八月七号凌晨02:58提交六号晨读感悟时立下flag开始,已经连续27天都实现了踩点成功。
可是,这一次,确确实实的失败了。
懊恼过后,大脑渐渐清醒了,一开始,打算尽快码够二百字提交,发一百元红包了事。
可是,大脑里有另一个声音却说:“既然不用踩点了,好好写一篇吧,正好焦虑问题也是自己目前要解决的。”
一、那么焦虑为什么
说起来,晨读感悟是自己焦虑的主要来源之一。
每天早晨一醒来,就要先看看当天的晨读推文,边忙活边想要写的内容。但大部分是处在打“腹稿”的阶段,真正着手写都是在晚上安顿好孩子们以后。
有时候,我会趁工作不忙时或午休时早早开始写,这样的话晚上就会轻松点。
最近拖延越来越严重,原因我心知肚明:焦虑。
罗伯特·L·莱希在《我焦虑的头发都要掉了》一书中指出,焦虑是与生俱来的,遵循过时的“规则”:检测危险、将危险灾难化、控制局势、回避危险。
自己的焦虑,的确来自于此:
001检测危险
发觉自己才思枯竭,真不想再暴露愚蠢于大庭广众之下,可是信誓旦旦立了flag,实在不愿食言而肥。
002将危险灾难化
担心一次放弃,会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个人成长”沦为空话。
003控制局势
想写出更好的文章,却因为结果不如人意有些气馁,以至于被焦虑控制。
004规避风险
表面上是因为懒,明明娃睡了却不马上写,而是这看看那瞅瞅,看了书中“规避风险”的规则,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下功夫也写不好,差不多算了,于是,好几次快到时间了草草了事。
特别是看到自己毫无头绪的话题,小伙伴们却写得新颖独特、妙趣横生,不由伤感:“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更是会让这种感觉肆意放大,似乎已经看到除了年龄和皱纹,啥也没长的自己。
二、给大脑做“安检”,就能重写规则吗?
书中,作者结合二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指出,通过给大脑做“安检”,可以重写规则。所谓做“安检”,就是不肆意扩大消极面,客观的看待实际情况。
001现实的看待事物
回头看看数月来写下的字字句句,确实水平不高,但是,和以前相比,进步还是不小的,至少,已经养成了写作的习惯。
002将结果正常化
除了焦虑,再无收获吗?我问自己。答案很明显:不是。
通过写感悟,碰触到了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也通过这些问题,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清晰的看到了想要的生活。
003放开控制
回看写过的感悟,读着大家的点评,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一无是处,而且付出与收获也是成正比的,相对用心的反馈也好些,也有文章入选优秀感悟。
004拥抱焦虑
虽然焦虑,但坚持不放弃,不强求消除焦虑,而是化为动力,其实也是有益的。自己的问题就在于采取了回避的做法,掩耳盗铃而已。
三、焦虑来了,怎么办?
积极面对、不消极、不放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自己治疗焦虑呢?
书中给出了四个有效的方法:
001情绪日记
把觉察的情绪和产生的情境记录下来。今天又焦虑了,我记录了一下,发现是因为看到最佳和三甲觉得自己写得太烂了。反思是昨天的感悟写得急,确实没下功夫。
002“正念”练习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曾经给了自己很大启迪,但确实很久没做冥想了。今天试了一下,盘腿坐着,只关注自己的呼吸,坚持了短短几分钟,但感觉注意力集中了些许。
003寻找积极的反馈
今天给自己打了打气,和之前浑浑噩噩的状态相比,现在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每天都有行动,也在反省和改进。
004锻炼让身体感觉更好
近来严重缺乏运动,总以忙、累为借口,可这样做,却累积了焦虑,真是得不偿失。
经过反思,焦虑不再让我只想逃离,而是看到了自己能力和努力都还不够的现实。
今后,继续坚持“做,就好”,要努力成为时间的好朋友,更专注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