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在现在实在是不多见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新文化的变革,祭祀总是附带着一些负面的信息。
而在古代,祭祀则是国家大事,如同战争一样。人们认为祭祀与国家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禽论祀爰居》讲的正是关于祭祀的事。
鲁国都城东门之外,有一只叫“爰居”的海鸟停留三天却没有离开,人们感到惊讶。执政大夫臧文仲认为这只海鸟是神灵,于是让百姓去祭祀它。
展禽认为这样做很不妥,批评臧文仲迂腐并且表达了自己对祭祀的看法。
展禽说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制度是保证国家安定发展的保证,所以祭祀一定要慎重,对一只海鸟进行祭祀,毫无理由地增加祭祀,是非常不合适的。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展禽还列举圣王们征订祭祀之礼的原则:实行法令受到百姓拥护、勤劳工作以身殉国、奠定国家基业、抵御重大灾难、抵御重大灾祸,只有这样对国家和百姓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应该被祭祀。并且列举了柱、颛顼、尧等一系列古代圣王的功绩,分析他们被祭祀正式因为符合以上原则。
祭祀之礼分为天地人三种。说完关于人的祭祀,展禽又表达了对祭天地的看法:日月星辰是百姓崇拜的事物,山川、五谷之神有功于百姓,所以要祭天;名山大泽,是人们生活物资——财产、器物原材料的来源,所以要祭祀地。
最后结论,海鸟对百姓没有宫劳,不该祭祀。之所以长留鲁国城门,是由于海洋气候变化的原因。并责怪臧文仲胡乱发布政令,告诫他不懂就应该向懂的人问询。
臧文仲听了展禽的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还命人将展禽的言语记录下来。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能对祭祀有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消除对祭祀的误解。祭祀是对有功劳的人的追忆、感谢和祭奠,对自然的敬畏和由衷的感激。
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借祭祀之名,害国害民,确实应该引以为戒。只有让人们对一件事有正确的理解,才不会让居心叵测的人有机可乘。
时过境迁,祭祀之礼在当下或许已经不合适了,我们了解往事,并非是要照本宣科,重拾旧日的一切。更重要的从中领会一些对现实有用的东西。
拿祭祀一事来说,我们不必重拾祭祀之礼,却应该重拾那份对天地自然敬畏以及对有功劳于百姓的人的感激。
当然,还有需要警戒的——现如今信息发达,传播简单,我们应该对一件事多方调查取得正确的认识,防止有包藏坏心之人借机生事,愚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