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大量的重复、无趣还不得不做的工作,比如待回复的邮件、需要快速出活的文档、以及反复修改的设计…… 那么有没有可能把无聊和繁重的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有!它就是游戏化思维。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游戏化思维让枯燥无味的劳动变得有趣,比如音乐初始的形态,民歌,就是人们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通过呼喊让体力活动不那么痛苦的一种方式。
游戏化思维是指用游戏设计方法和游戏元素来重新设计并进行非游戏类事务的思维方式。
目前国内最火的一款手游《王者荣耀》,月活用户超过一个亿,达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为什么游戏可以让这么多人觉得有趣和上瘾呢?
这就涉及到游戏的四个核心:目标、规则、反馈、自愿。
我们手头的任务只要赋予了这四个要素,就会变成有趣的体验。
1.清晰目标
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体验就是它设计了无数的小任务与指示,让你永远清晰地知道下一步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符合人类大脑认知习惯的设计。人的大脑是一个单线程的任务系统,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在游戏中你要么在做任务A,要么在做任务B;目的也许是为了一件装备,也许是为了高分;而越是魔性的游戏,目标越简单——比如神庙逃亡的“不要死”,俄罗斯方块的就是“消除”。
一个清楚的目标,让任务变得更加有趣。
2. 设定限制
任何一款游戏,都有清晰的规则和“有趣的限制”。不仅要赢,而且要遵守规则赢,游戏才好玩。比如必须在多少时间内过关,又比如“杀人游戏/狼人杀”的重要规则就是要“天黑闭眼”,如果有个人不遵守规定,不说会被队友嫌弃,他自己也挺无趣的吧。
有趣的限制正是创意之源——音乐家只有7个音符,却要创作出完全不同的音乐;英文作家只有26个字母,却要写出千变万化的故事。 正是因为有限制,所以才有创意,工作才变得好玩。
在清晰目标之后,你不妨给自己的任务设置一个限制吧。
3. 即时奖励
很多人沉迷在游戏中的原因,是因为游戏有清晰的即时反馈,让你收获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得到满足。
在游戏里,你每打一只怪,都会非常明确地获得若干点的经验值,绝不落空。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对应的奖励。人类尤其热爱即时反馈——很多App按照这个来设计,为自己聚集了不少用户。
但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当你开始进行一个任务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会收获什么,做得好也许需要等月底绩效评级出来,或者以后才知道。
好的管理者懂得给人及时反馈,具有游戏力的人们也善于将乏味的任务进行改造。
新东方的艾力老师就给自己设计了一种“34枚时间金币法”的时间管理游戏,他把每半个小时作为一个时间金币,一旦觉得自己没有浪费,就给自己增加一个金币,到了晚上睡前,看看一天能有多少财富;一周过去,再看看自己有多少财富,一旦财富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奖励自己几个小时来做最喜欢的事,这样,时间管理也变得非常有趣了。
4. 自愿
没有人会逼着我们玩游戏,你想退出,随时都可以。游戏设计的目标、规则和反馈系统,都建立在玩家是自愿玩游戏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保证玩家的高度投入和退出自由。
但是工作不一样,进度压身,不得不战,这就并非自愿而且没法退出。所以留出空间和余量很重要——焦虑之下很难有游戏。
如果今天起床,实在不想开始一个痛苦的工作,不妨开始游戏化你的工作—— 细化目标、提高奖励、设定规则 ——一直到你愿意玩儿为止——而不是各种拖延,逼自己最后一瞬间完成任务。
目标、规则、反馈和自愿,掌握这四个原则的人能够把工作、生活给游戏化。
还没有掌握也没有关系,如果一定要做的话,笑着做比哭着做,玩着做比逼着做一定快乐更多。
愿您在热爱的领域里努力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