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普诺城零下2度。旅馆里没有空调和暖气,全靠衣服取暖。不过我为什么每个假期都要回来一趟呢?我想不是我一厢情愿地憧憬,就是那老生常谈的缘分吧。
第一次来到普诺刚刚好是一年前,只不过只待了一天,全部交付给了提提喀喀湖。第二次在Taquile岛上艰难地住了10天,作罢。第三次,打着田野的幌子远离利马的阴霾,顶着寒冷这一次好好和普诺作个短暂的告别。
El Lago Titicaca(提提喀喀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湖面海拔高达381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可通航湖泊,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详见维基)。该湖的信息曾经只是在准备专四还是专八的时候有大概的印象,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会多次返回圣湖,甚至是在圣湖之上的小岛驻留多日。
所以回到这座城市有可能是为了湖吧。因为虽然紧邻圣湖,甚至其上的诸多岛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桃源仙境,或是什么太虚幻境,而是与现实的脱节以及随处可见的贫富差距与对自然环境城市治理缺乏管理的印象。在唯一的一条主干道Jr. Lima上随处可见各个国籍的游客和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商店、酒吧、参观、银行。但是大多数游客只不过在这座小城停留一两天,像我这样停留一两个礼拜的,太少了。如果没有提提喀喀湖,2月除外的其他月份,或许游客会忽略这个地方。但是这座城真的没有任何看点吗?
其实她只不过是一座城市,哪座城市不是城市?库斯科?阿雷基帕?利马?基多?昆卡?瓜亚基尔?北京成都?不过是你对她的情感停滞了你的脚步。也许是因为一个人,也许是一个景儿,也许是那里有你追求的情怀,她对于你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存在。
那么普诺之于我的情怀呢?除了毕业论文,我觉得有那么一丝牵挂。
当然湖是普诺的主角,只不过今天只是在傍晚的时候即兴觉得应该要和圣湖打个招呼。
一到傍晚,所有游客都乘坐各自旅行社的车返回市中心,提提喀喀湖傍晚6点以后,就连当地售卖纪念品的小贩也全都陆续关门撤离了。这里与许多港口城市不同,夜间的湖边一片漆黑安静。
不过游客们来到普诺的目的是为了提提喀喀湖,当地的旅游盛况也由此湖来支撑,多少攻略里边,我上文的照片里,都是提提喀喀湖美好的高原风景。大家都对近在眼前的污染视而不见了。
多少人带着热情来到圣湖,也把垃圾留在了这里?
市政府花了多少心思减少旅游全球化对高原湖生态环境的破坏?
海鸟鱼儿流浪狗和绿树间乱窜的老鼠一起与世无争地在圣湖所在的区域宁静谦卑地生活。
什么时候才能警醒重视对自然圣地的保护?
应该不会太远的。
七八月,我停留在安第斯高原最寒冷的季节。脑海中不知不觉地浮现了苏轼的那首经典: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初,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