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我的初恋初哥哥,陪友人去看她的少女心。总听到有人拿它跟《初恋这件小事》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作对比,其实这种典型的青春偶像剧,来来去去就是丑小鸭变天鹅,下雨天失恋大哭,总有丑角女配与浮夸小弟,男女主角互相误解分开但光环在身还是要相遇,老土的笑点与泪点。即便看到这一秒就已经脑补出后三十分钟的剧情而且无缝连接,我还是被感动到一塌糊涂。没有天灾人祸没有劈腿打胎,初吻可以保存到20岁,没错,这就是我的少女时代!少女时代!少女时代!!
下课会跟女同学一起遥望帅哥吹水,听到好听的卡带会共享,当时流行的歌个个都会唱,有一本超美的日记本用来记录歌词,用磁条电话薄记电话,模仿电影里主角的造型,在隔音与防护都渣爆的溜冰场尽情摔跤,在坏男生的逼迫下帮其抄作业跑腿,路上看到班主任会掉头走,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斗欧总要在校后操场,被老师骂过也反抗过,毕业前要在每本同学录上都写下个人档案,…
这,就是我的少女时代,我少女心最鼎盛的时代。
相比起大陸这边的“青春片”,台湾同胞的青春更接地气,这也是被大众所赞赏的一点。大陆的青春片里也有接地气的G点,例如《80‘后》开头就有出现张国荣广播,多部戏中都有非典这个时间段的表现,但在各种离谱的人祸与情欲高潮下所淹没。不知道被谁开了头,与青春相关就肯定有情有欲有悲剧,每个人都看透世间险恶却选择沉沦其中。这是青春?或许这代表某些作者的青春,但不是我的。
喜欢台湾青春戏里的友情及反抗精神,虽然看不懂《男朋友·女朋友》里的敏感点,但是桂纶镁剃头那幕真的超帅的。青春就该有青春的样子,而不是什么都抱怨却永不改变。很讨厌《少女时代》中沈佳仪(真不是在黑那些年?!)阻止陶敏敏拿宣传单的举动,你可以墨守成规,可以故步自封,但请不要影响他人的想法,即使是所谓的“为了你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体贴别人简直是放屁。
戏中男主教唆女主穿着校服逃课喝啤酒总会说『如果现在不做什么,将来会反悔』,在我看来则不然。没有人规定你在哪个年龄段就要做什么事,没有规定28岁前就一定要结婚生子,没有规定女孩子一定要娇弱示人,没有规定男生就要man气大方,“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我们的样子”。
“ 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开始闪闪发亮”。
那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
丑的人都去化妆被男神追了,你却还在意淫你老公太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