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相信自己的沟通能力——《沟通的艺术》阅读打卡第14天

【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14天2025.9.17

【书目】《沟通的艺术》

【读者】吴老师

【阅读摘抄】

由于沟通能力是随着情境及沟通者而改变的,因此将沟通能力视为一种一个人要么具备要么不具备的特质是错误的想法。更确切地说,沟通能力应该以程度范围来划分。你也许很善于处理与自己相对等的那些人的关系,但是在和比自己年长或年轻,富有或贫穷,更具吸引力或更缺乏吸引力的人交往时,就很笨拙。事实上,即使和同一人相处,你的沟通能力也会因为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得不同。因此,因为一时的苦恼就下结论说“我是一个失败的沟通者”未免太以偏概全了,而应该说:“尽管我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个状况,但我在其他场合能处理得更好。’

【阅读感悟】

当看到《沟通的艺术》中“将沟通能力视为一种一个人要么具备要么不具备的特质是错误的想法”这句话时,我终于释然了自己那么多年的困扰。

我一直都觉得我是一个情商低且不会沟通的人,从小我就怕见外人,包括亲戚、邻居、老师、同学等等,因为见了外人我就一句话也不会说,甚至吐不出一个字,而且心里还充满了恐惧。

记得小时候,我放学回家走到村头,就有一个村的告诉我:“你们家今天来客人了,赶快回家吃好吃的吧。”

一般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做?估计都快飞起来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来客人,吃上一顿好吃的,该是多么让人欣喜的事情呀!

可是,我呢?听到这样的消息,啥也不说,扭头就走,直奔学校(我不打算回家吃饭了,饿着肚子回学校)。跟好吃的相比,要面对客人带来的恐惧,我宁愿放弃好吃的。

读师范那几年,放假回家,总会听到村里人背后对我指指点点:“她呀,听说她毕业要当老师,常年都没听见她说过话,怎么当老师呀!”

在这样的评判下,我给自己贴好了标签: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会说话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会沟通。

就这样,在众人的疑惑中,我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可是,很奇怪的情况又出现了,平时一句话都说不好的我,站上讲台之后竟然可以滔滔不绝,跟学生的交流不仅顺畅,而且深得学生的喜欢。跟家长的交流竟然也没有任何障碍,还挺被家长认可。

可是,如果离开我工作的对象:学生和家长。我又回到了那个沉默无言,像个木头一样的人。

看到《沟通的艺术》中这句话,我好像突然就释然了,也被治愈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光的领域,别用同一个标准评价自己。

这么多年,当班主任,当语文老师,跟学生相处融洽,深得学生喜欢,深得家长认可,我何必还对生活中的不善言辞耿耿于怀呢!

今年的教师节,学生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提前没有任何预约,一大群孩子送来了他们的祝福,这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教师节的祝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