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自律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一、自律的定义
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二、自律的四大原则
1. 推迟满足感
(1)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 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
- 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2)解决问题的两个误区(都是出于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 缺乏耐心,想让问题马上解决
- 忽视问题,希望问题自行消失
2. 承担责任
(1)如何承担责任: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责任感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A. 神经官能症
- 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问题应由自己负责,而非别人和社会所致
- 口头禅:“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
- 不管做任何事,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
- 缺乏勇气和个性
B. 人格失调
- 不愿承担责任,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 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
- 口头禅:“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
C. 人格神经官能症: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
(3)逃避责任的实质:放弃权力,逃避自由
3. 尊重事实
(1)尊重事实应该如何去做?
- 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
- 追求真理而非幻想,并愿意承受所有的痛苦
- 自我反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接触来认识世界,不仅观察世界本身,也要对观察世界的主体(我们自身)进行反省
-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
(2)“移情”产生的原因: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置之
移情:把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
(3)日常交往中如何做才不致违背尊重事实的原则?
- 永远不要说假话;
- 一般说来,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同于说谎;非得保留部分真相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
- 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 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 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
- 评估他人对事实的需要,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
4. 保持平衡
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1)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 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保留部分事实和真相;
- 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
- 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将眼光放远,也要尽可能过好眼下的生活,通过适当的努力,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
(2)培养灵活的情绪反馈系统
(3)适当的放弃
- 抑郁的价值: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重大改变。潜意识渴望面对事实,而且在潜意识层面上已经开始了放弃与成长的过程(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之前)
- 兼容并包:既要肯定自我,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三、父母如何能出培养自律的孩子
1. 父母首先必须自律,成为孩子的榜样
2.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时间与陪伴:表里如一的爱+持之以恒的照顾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自尊自爱的感觉)的认知是构成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基础,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
孩子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与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 ;反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不愿推迟满足感,更想选择当即透支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