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迷上了鉴宝节目,鲁老三看什么东西,都觉得能值个百八十万。
生锈的菜刀,泛黄的碗,裂缝的茶杯,鼓包的盆,凡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不带标签不通电的,鲁老三都琢磨着是不是古董。家里的东西也就罢了,他甚至连路边的石头都不放过。
有一次我们两人去朋友家串门,走着走着他忽然蹲下身子,捡起路边一颗圆嘟嘟的石头,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抬起头来问我:
“小齐,你看这石头的形状,估计得有年前头了吧。咱们这挨围场挺近,你说当年乾隆爷打猎,有没有可能踩到过这颗石头?”
我一脑门子汗就下来了,鲁老三不会神经了吧?我得赶紧劝劝:
“三哥,石头这东西,从地球形成以来就有。别说乾隆爷可能踩过,恐龙爷都有可能踩过,有用吗?还有,别整天盯着你家里那几件锅碗瓢盆瞎琢磨了,有古董能落你这?就说那碗,旧是旧了点,总没影响你吃饭吧。现在倒好,一个个的都被你摸秃噜皮了。”
鲁老三站起来,表示反对:
“节目上有几个刚开始就知道是古董的?开始都是一个平常的物件,经专家一鉴定都值了老鼻子钱了。”
“三哥,那是剧情需要,目的就是让你感觉,好像随便抓一件东西就能成了古董,然后一夜暴富,这样看他们节目的人就越来越多,看的人越多人家节目越挣钱。你以为节目组的人都是傻子啊,随便拿个碗就让你上台?上台前肯定要先做初步鉴定的。世上哪来那么多流落民间的古董啊,三哥咱就别想着从这儿发财了,行不?”
我这几句话没劝住鲁老三,反倒给他提了个醒。第二天我去他家串门儿,发现他已经把厨房搬到炕头儿上去了。锅碗瓢盆、菜刀、盐罐儿、筷子筒摆列得整整齐齐,整的跟过庙会套圈儿似的。此时鲁老三正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摆着一个本子,拿着手机正要打电话。
看我进来,他指了指老旧的写字台:
“抽屉里有烟有茶,自个儿拿。我打个电话,先让节目组鉴定一下。”
我看着这一炕头儿的“宝贝”,知道劝也劝不住了,就让他受受挫吧。
“行,你打吧,我一边听着。”
没说两句,通话就结束了,鲁老三扭过头来跟我说:
“让我拍照片发邮箱,然后等通知。”
“你整天看节目,人家没说参与流程啊?”
“我哪知道怎么发邮箱啊?这不昨天听你一说,今天打电话碰碰运气。你家不是有电脑吗,帮我整整。”
虽然我认为不靠谱,但是禁不住鲁老三的软磨硬泡,花了一下午时间才把照片拍完,发了邮件。
接下来的几天,鲁老三一天能给我打8个电话。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回信儿,鲁老三的来电由之前的每天8个,变成了每天20多个。这时,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他好好聊聊了。
那天晚上,我们俩坐在他家炕头上,边喝边聊。为了让他相信他家里的物件不是古董,我唾沫星子横飞地劝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他脸上都起了一层水珠。
“那行吧,听你的,有消息给我信儿,我不催你了。”
“就这觉悟?”我指了指桌上装花生米的盘子说:
“看来我是白说了,你还是相信这些是古董?”
鲁老三深深喝了一口酒,然后神秘的跟我说:
“这些是不是古董,得等专家鉴定。但我真的有个很牛X的宝贝。”
“什么宝贝?”
“说出来吓死你!”
“那你别说了。”
“是乾隆爷的扳指!”
我一口酒喷了出来,不是吓得,是乐得。我笑着跟鲁老三说:
“一会儿乾隆爷的石头,一会儿乾隆爷的扳指,你跟乾隆爷是亲戚啊?你还不如说是秦始皇的扳指,那说出来多带劲!那天在你家炕头上怎么没看到什么扳指啊。”
“哎,弄丢了。”鲁老三又深深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摇了几下头,仿佛沉浸在痛苦的悔恨中。
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给我讲起了关于乾隆爷扳指的故事。
鲁老三的祖上,鲁老爷子,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山贼,以拦路劫道为生。有一天躲在树后面的鲁老爷子终于看到路上来了一辆马车。加上车里坐着的,老爷子估计这一行也就俩人。按照以往的经验,对付两个人,他还是可以应付的。
当马车临近的时候,老爷子“噌”地就窜到路中间,拉车的马一惊,伴着嘶叫前蹄高高扬起。这情境老爷子见的多了,等到马蹄落地,他拿刀往前一指,大声喊道: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
开场白还没说完,突然感觉屁股一凉,老爷子还没摸清什么状况,只见车夫“嗖”地窜了出去,等他感觉到屁股开始疼的时候,车夫已经窜了回来,向车内一拱手道:
“报告四爷,两名刺客均已正法,车前的山贼如何处置?”
鲁老爷子一听,心说完了。这哪是车夫啊,这是大内侍卫。围场这块的人都知道,敢称自己“四爷”的,除了当朝四阿哥,也没第二个人了。这下褶子了,看来脑袋是保不住了。
鲁老爷子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这时,车里人伸出手来递给车夫一个东西,然后低声说了几句话。随后车夫走到鲁老爷子面前,对他说:
“我家主人感谢你救命之恩,特以此扳指相赠,日后此事要烂于胸中,莫要再提及。”
说完,跳上马车,“驾”一声,飞一样的走远了。
鲁老爷子手里捧着扳指,愣在原地,等马车都快看不见才想起跪拜。刚要跪却发现屁股中箭了,一动就疼的直流汗。
鲁老爷子拖着受伤的身子,一点一点的蹭到了村里,喊人叫了郎中。惊吓加受伤,养了小半年才敢下地出门。从此鲁老爷子改邪归正,娶了媳妇安稳过日子。之后,这个传奇的故事和四爷的扳指,就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时间到了1983年,鲁老三8岁。当时他爸爸在外务工,他妈妈在家里给人缝缝补补挣生活费。8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再加上大人看管的时间又少,导致鲁老三经常把家里的东西丢在外面。一天他偶然从一个柜子里翻出了那个扳指,小孩哪里知道什么叫“珍贵”,拿那个扳指就出去玩了。等到晚上回来,发现扳指不见了。
那次是鲁老三妈妈第一次打他,他很委屈,因为以前丢东西也没见妈妈这么对自己。等鲁老三心情平静了,妈妈给他讲了那个扳指的来历,并告诉他丢失扳指的事情千万不能让爸爸知道。鲁老三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妈妈所说的,但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每次爸爸从外地回来,他都提心吊胆的,生怕爸爸发现扳指不见了。从家里往外拿东西的习惯很快就改了。
直到现在,丢失扳指的事情也没被发现。也不知道是出于内疚还是恐惧,多年来,鲁老三再也没提过这件事,也很少去他年迈的父母那里。
说完,他嘴角往下一撇,就要哭。我赶紧伸手制止。
“三哥,三哥,煽情的事儿,咱先放放。我怎么感觉着这故事有漏洞啊。”
鲁老三察觉自己失态,赶紧灌了口酒。平息了一下情绪,问我:
“什么漏洞?”
“那个故事,听你讲得有鼻子有眼儿的,跟你亲眼见了似的。”
“嗨,大概经过我记着呢,这不添了点儿油,加了点儿醋嘛?”
“添油加醋我能理解,你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大老粗是怎么把文言文给加进去的?”
“我爱读书不行?”
“行行行。那说第二个漏洞,当时鲁老爷子是正对着马车,背对着刺客对吧?”
“废话,要不那支箭怎么能射到屁股上。”
“你想想啊,按照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当时鲁老爷子没挡着,那支箭是不是顶多射到马蹄子上?救命之恩从何谈起啊?”
鲁老三皱着眉头,摸着下巴,嘴里挤出来一句:“倒也是啊。”
“嘿,等等,你差点把我给绕进去了。”鲁老三好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继续说:
“人家四爷感谢的不是老爷子替他挡箭,而是感谢老爷子拦住马车,没让他们往前走。你想想,没有我们家老爷子在路中间杵着,那大内侍卫能发现刺客吗?那不就凶多吉少了?”
我皱着眉,摸着下巴,嘴里挤出一句:“倒也是啊。”
想了半天也没再能找到不合理的地方,我对鲁老三说:
“就算故事是真的,那你打算怎么着?找到扳指,然后卖掉?”
“以前还去找,现在放弃了,二十多年了,能找到早就找到了。”他喝了一口酒,想了想说:
“如果,万一,我找到了,我还真想把他卖掉。这传家宝传几代穷几代,传来传去,它终究还是个物件,到真不如把它换成钱,干一番事业,发挥一下它的价值。”
这么有哲理的话竟然能从鲁老三嘴里说出来!我端起酒杯向鲁老三致敬:
“三哥,你这层次都赶上三国的孙策了。就凭这句话,要是找到扳指,说不定你还真能在商业帝国割据一方,到时候我给你当谋士。”
三哥知道我拿他开涮,哈哈一笑说道:
“净扯淡,人家谋士哪个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时不时还能掐指一算?要不你先给我掐一下,算算扳指丢哪了。”
说完跟我碰了下,酒杯刚到嘴边他就停住了。眼睛放光,嘴角一挑,说了句:“有了!”
“什么有了?”
“找到扳指的办法有了!”
“什么办法?”
鲁老三用手比了个兰花指:“掐指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