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497天。公众号搜索赵君可以查看最新文章。
不知道大家听见这句话第一感受是褒义还是贬义?
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是不一样的。
能者多劳,司空见惯。不仅适用于单位,在家庭中也是同样的。它似乎是种常见现象,既然你能干,就让你多干点。
单位里大家公认的“能者”,不仅领导倾向于把危难急重的工作压在其身上,而且同事没事就想请过来帮忙。而一些“能者”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尽管有时未必情愿,但是总“心太软”,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久而久之,能者越干越多,越来越辛苦。
我恰恰就中了这条潜规则。似乎这是我的代名词。以前的我重来不会拒绝,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定会答应,哪怕是自己加班加点也定会完成。现在我意识到能者虽有点能力,但却不是万能的,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了。一旦工作和休息的平衡被打破,就容易两头顾不上。
“能者多劳”主要是说能力强的人应该多干,似乎意味着能力强弱是组织分配工作量的主要标准。如果“能者多劳”后没有“多劳多得”,时间短了都好说,长期下去不仅不利于组织的运作,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在单位我们会发现有一种现象叫“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不以奋斗者为本的情况,会大大削弱员工的积极性。也许会出现一种情况,处于睡眠状况的员工想:正好别人都做了,我可以安于休息......人的能力从来都是用进废退,对于能者或睡眠者的后续后果我们可想而知。能者多劳反而容易滋生平庸之辈。
“能”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从工作中锻炼得来。单位要明确岗位职责、分工边界,不同类型的人都可以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单位想要留下能力强的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从琐碎繁杂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更感兴趣、更能获得成长的工作内容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于不想干工作的人有什么办法呢?单位一定要有对应的奖惩措施,知道不做的后果。能力强的人如果不能一直保持能者多劳,就在恰当的时候勇敢的说出“不”字。
“能者多劳”这碗鸡汤你说喝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