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前,我必须承认我在使用手机上自制力不够强。
100多年前贝尔发明电话,无异于影响了整个世界。一根线缆,就可以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可以听到彼此声音,毫无阻碍的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直到30年前移动电话的出现,沟通变得轻而易举,变得随时随地的方便。我还记得小的时候,看到叔叔伯伯拿着手机大声的说话时,神情是多麽的骄傲。在腰带上别着手机,挺胸昂头走路,享受着周边万千艳羡目光,貌似君临天下一般伟大。
进入21世纪,手机不再属于奢侈品。价钱在一步一步的降低,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与日俱增,买个手机渐渐不再是个难事。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iphone手机以后,手机行业进入一个智能时代。各种软件所代表的社交、阅读、搜索、购物等众多功能使原本通话成为最不起眼的功能。一部iphone或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几乎能够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买衣服,用某宝app,吃饭,用外卖app,住用同城app,行用滴滴打车app。手机所来的便利,这是十年前的人们所不敢想象的事情,到今天全发生了。
便利的同时,手机带来双刃剑效应越来越突出。首先,让人的专注力下降。当需要进行专注时,突然滴滴想起社交软件的提示声音,顺手打开手机阅读来信,并完成回信。与此同时,可能会顺便打开其他的,如“剁手”app。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频繁浏览各种信息,当反过味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一分一秒的流失。
其次,娱乐越来越容易得到,学习就会变得不重要。手机里的好玩的太多了,让本来是劳累后的消遣,变得如此的轻而易举。本人作为教师,深恶痛绝学生上课玩弄手机,甚至用手机看电视剧的行为。绞尽脑汁施展各种软硬兼施的办法,终究无效,一声长叹:“随(他)她去吧”。自己做个眼见心不烦的教师,看来也是定力。
再次,沟通的便利性降低了沟通的珍贵性。诚然,社交app的大行其道,相隔千万里犹可容貌相见,素不相识也可相濡以沫,人际交往的人数和圈子呈几何倍数的裂变。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人在交际中是有选择性的事实。任何人的交往,都有某些趋利目的,这也就是说交际圈子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无限增容。交际是需要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相同的兴趣、相同的思考方式、相同的三观,是不能构建彼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微信、qq好友千百个,有黏性的就这十几个的原因。
手机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是实在看不透。但是,作为浓缩科技力量的产品,智能化的目的是服务人。而人的理性,终究是在自我完善中所彰显出来。所以,沉迷于手机中的人,早晚有一天会放下手机,因为手机不可能给你永远所需要的,而那时的你,就是付出代价的时候。
我想我现在iphone6,最重要的功能是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