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随着这个时代的变化,社会所流行的东西也日新月异,像前几年的《欢乐颂》、《我的前半生》、《军师联盟》等,媒体也伴随着各式热点成长方法论泛滥。
屌丝逆袭、职场蜕变、个人成长、心智升级类文章层出不穷的闪现在我们眼前。
而面对这种变化有些人觉得这是必然,当今时代犹如春秋战国,乱世出英雄,百家之法博众所长,曾经也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宣传的更多了。
而另一部分人却声嘶力竭的谴责知识焦虑,是这些热点题材和商人们把社会变得如此复杂,他们根本没有解决个人焦虑,更是让焦虑的人更加焦虑。
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值得倡导推崇的?我们是不是该随着滚滚而来的新时代一路狂奔下去?
-1-
六年前我辞去了政府档案室工作,去寻找所谓真正有发展并且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可是到底该做什么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中专学历、没有拿手的技能、更没有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找了一份外跑推广的工作因为从来没经历过,憋的我烂脸通红一天没说出来一句话,记得那段时间天气特别炎热将近40°的天气,苦闷的自己蹲在马路边暗暗叫苦,还没下班就跑回住宿的地方。
后来又换了几份电话销售的工作,也都没有做几天,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心里开始发慌,觉得履历不够漂亮那么就从技能入手吧,可想来想去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打字稍微快一点了,然后便再次投入昏天暗地的求职中去。
随后又过了很多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一份高薪的速记工作,我便到公司去面试,没曾想确是一家培训机构,在对方出神入化的忽悠之下,我选择接受再教育,待毕业后应试那份每小时两千的速录秘书工作。
一年以后学业有成,本以为可以出人头地,却没想到城市套路太深,不给分配,从我的学历再找问题,让我花钱报名成人高考,才能分配。
365天没日没夜的学习,5万元的债务投入,弄丢了朋友借我的电脑(学校推荐的廉租房是三室一厅隔成十几家那种,派出所都没法管),再次回到原点,没学历没技能,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2-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极其焦躁,随处可见的“成功”,更让我们难以平静。先是“下海”致富,后是炒股发财,然后是房地产、淘宝、微商,琳琅满目的“机遇”让我们迷失。
但凡几个伙伴聊天都会说自己在做什么项目,但凡做企业都在谈上市财务自由,但凡上点年龄的大叔都是某大学的“教授”,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我们拼命的奔跑,生怕被落下。
先知先觉的人创造时代,后知后觉的人紧跟其后,不知不觉的人被动消费,很多“机会”打眼看漏洞百出,可就是无穷无尽的人紧跟其后,因为谁都以为自己不是“接盘侠”。
-3-
和倪文贺聊着聊着我突然发现,曾经的追赶也未必是坏事,人生难免坎坷,往往顺风顺水的背后是滔天大浪。
谁说一年的速记学习我并无收获?除了那份防坑清单外,我还多了这个随时对我言传身教的老大哥,在培训机构没给分配后,我在他家住了一年之久,从做人处事到投资理财,从时间管理到心智升级,没有那段黑暗的经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而对于这几年的变化来看,我总是觉得一无是处。
因为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只觉得薪资从每月一千到五六千,貌似并没什么变化。但,真的没有变化与成长么?从心智到资产,从孤身一人到认识这位老大哥,这些不都是我真真正正的收获嘛?
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那些上班时间随意,工作轻松薪资又高的吓人的“他们”,偶尔也会斥责这些人,因为过分的逍遥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我们玩命的追逐,当超过了这些人以后我们又看到另一群生活滋润的家伙,然后新的一轮追逐又将开始。
可谁说人生必然如此?那些看似逍遥的人就一定虚度光阴嘛?
未必,生活的方式不同个人的状态也就不同,那份简单轻松的生活,只是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个人管理方法而已。
追逐的背后未必是拼死的循环,可能是一套正确的认知行为系统,也可能是你曾摒弃的个人价值观,甚至是你从未想过的停留与“离经叛道”的“微出轨”而已。
奔跑的同时,也要记得停下来,抬头看看天与身边的风景。
追逐和奋斗是人生的必然,在这份竞争中,唯一的终点未必是真正的唯一,奔跑的过程才是属于你的必然。
而不断加在身上的增量可能是压垮你的负能,你要学会看清属于自己的存量,因为那才是你真正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