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突然发微信给我:“两个月前你介绍了给我的那个男生,发现价值观不合,不打算谈了。”
我当时挺吃惊的,两人认识不到两个月,怎么能上升到三观的问题。细细了解之下,才得知可乐和男生周末出去玩,男生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但可乐认为两人还只是朋友关系,不应该太过随便,便拒绝了男生的请求。但两人各自回家后,男生再也没有回复过可乐的微信。
可乐不是感性的小姑娘,她一直在很冷静克制地叙述事情的始末,直到我提了一句:“如果你们能成,还真挺不错的。”她迟疑了一下,回复我说:“是啊,我也觉得。”那一刻,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她对那个男生的欢喜之情和遗憾之感。
聊天的最后,可乐问我:“为什么那个男生会认为两人刚认识不久,都没确定男女朋友,就可以发生关系?是我哪里让他有这种错觉?”
我第一反应很想回答她,这不是她的错,只是两人价值观不合罢了。但是我并没有把答案发送出去,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想用这个冷冰冰的词,解释所有爱情上的差异。
我的初恋和我提分手的时候,没有见面,没有电话,甚至没有一条信息,直接把我的微信和电话拉黑,似乎很轻易从我的世界彻底消失。后来还是妈妈看我哭得实在心疼,问他分手的原因,他回复到:“阿姨,我觉得我们价值观不合。”
关于失恋的阴影,我用了三年时间才走出来。不是说我还有多爱那个男生。毕竟爱这种东西,时间足够久了,是能慢慢消散稀释的。但这段失败的经历,给我留下最大的打击,是开始逃避“爱”这种情感,因为不确定包含其中的言行、物体、情感有多少是真实,又有多少虚假成分。
在这段期间,我一直尝试去理解“价值观”这个词,以此去挖掘我被“分手的原因”。美名其曰:自我改进。我一直以为价值观不合就是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在某些问题观念上无法达成一致,直到生活给我上了无数节让我去罚站的课,我才慢慢感知到:两个人的爱情中,没有什么价值观不合,我们都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TA。
我介绍给可乐的男孩是我的朋友,情商高,人又帅,讲义气,家里条件不错,周围的朋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可正如可乐所说,他还在浪的阶段,而我想找一个可以结婚的人。其实他之后肯定也是要结婚的,如果我遇到的是那个时候的他,或许我们才能谈下去。
我的初恋男朋友,我至今还认为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能力极强,性格脾气也很好。只是当时我已经工作,他还在读研。我认为他居住在舒舒服服的象牙塔里,无法理解职场上我承受的压力。吵架经常发生,时不时闹分手。异地恋的吵架是无解的题,身份上的差别拉大了两人间的鸿沟,自然两人只会越离越远。如果我遇到的是已经工作的他,或者他不读研我们同时步入职场,会不会结果不一样?
价值观不一致的人,相处三次就是上限,即所谓“相看两厌愿早离,话不投机半句多”。能够成为男女朋友的,反倒是因为两者有一致性,相互吸引,相互欣赏,方“凑”到一起。
反省失败的爱情,不是去寻找两人价值观的不同。爱情不是excel中的是否判断命题,列出所有的人生大小项目,相同打钩,不同画叉,n个以上打钩方算合格。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到时空错位的差距。个体生命时间阶段的不同,决定那个人是否合适自己,自己是否被TA所珍惜。
如此,或许方能在失败的爱情面前,在“价值观不合”理由面前,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