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个孩子,就是一场从头开始的修行。
当然,也包括语言。
边走边想,边想边总结,到目前为止暂时归纳了几条亲子对话的原则,当然是作为父母一方。我叫它“亲子体”口语。
当然,不能包括全部,前面路还很长,一切都要随机应变,随着需求的不同而改变。
第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态度和出发点。态度指说话时的态度,也指对待孩子的原则态度,这是一切的基础,是出发点。
那就是温和、真诚、慈爱地进行呼唤和应答。
出发点,是爱和温柔。角度,是和孩子平视的那个高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不太难。
态度很重要。在孩子还不能“听懂”你说话的内容时,你说话的语调和表情,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本能地能“听懂”关切和温柔,明白是被接纳还是被排斥。
记得许多年前在哪里看到过,说某位演员演技很好,即使拿着一本菜单也能念得缠绵悱恻,令观众潸然泪下。这段小故事,正是态度或语调有时远比语言内容重要的一个说明。
就如听一支曲子。用心深远用情极致的曲子,常常比那些有歌词诠释的歌曲还能打动听众,引起震撼心灵的共鸣。
这么说来,如果把爸妈的话比作孩子生平听到的第一首爱之曲,那么它的主题应该就是爱和温柔。
从爱和关切出发,并且这份情感又被孩子接收的情况下,爸妈的话总是很容易被孩子接纳。即使是阻止和批评,也相对容易得多。
这一点我有事实的体会。
在小树想继续坐一辆玩具车或者想要一个明显不适合他的东西,或者为了追赶一只狗不愿回家吃饭的时候,常常我只需要说一句话:“不行宝贝,这个不能玩。(下次再坐吧)(现在该回家了)”,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接纳。虽然表情有些失落,但还是依言而行。
然而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换另一个人来说,基本上换来的是哭闹和打挺。
原因很简单,一是说话人常常是在命令,二也是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和孩子建立了足够亲密的关系,使得他愿意听从你的意见。
温柔平静的基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难的是坚持,直到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点,简洁。
第一点是重要的基础,第二点是重要的内容。
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他们都需要一种温柔、平静和间接的交流,而不是东拉西扯的唠唠叨叨,或者旁征博引的长篇大论。
情景再现:一个孩子在商场里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
有人这么说:“怎么又要买玩具?你还买什么玩具,家里玩具一大堆,买回去你玩两分钟就丢一边了,每次都要这样吗?见什么要什么,哪有那么多钱……”
有人那样说:“哦,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可是今天买过东西了, 不能买了。”
叨唠,其实是一种自我的放纵。而简洁,必然需要说话人的自我节制。
基本所有的童话,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
简洁不是简单,也不是干巴巴没趣味。
想一想,几乎所有的童话,其语言都很简洁。
用简洁的话,讲述一个故事,传达得却是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
像童话那样深入简出的运用语言,所说的内容就一定能较多的传入孩子的耳朵。
简洁,也是因为孩子理解的需要。
简洁本是是很高超的一个技艺,看看文学作品就明白了,为达到这个要求需要的是长期的努力。生活中同样需要简洁,有时同样需要我们去努力。
对这一点记忆深刻的事,是在树9个多月打防疫针时。
那天,已略懂因果或有了疼痛记忆的树,在被抱到医生面前时就开始哭。
以前,都是针到了肉里他才哼唧两下,现在已经开始“预判”遭遇了。
他一哭,我顿时有点慌神,嘴里自动地就冒除一段话——一种耳熟能详的样板语言:“没事的没事,不哭了哈,打针是为了树以后不生病啊,生了病要打许多针的,小树勇敢,忍一下就……”
话到一半,察觉不对,于是紧急刹车。
后来,就想: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个周岁左右的孩子,究竟什么样的话最合适?
一番删繁就简后,我决定了下次这种情况下,只反复说两句话:“妈妈抱着树”、“一会就不疼了”。
不讲道理,不说教。
不品质绑架,也不用夸奖和批评来模糊孩子的真实感受。
当然,树在持续成长,到他3岁、4岁……需要的对话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我想,只要愿意,只要用心,合适的话就总能找到。
“亲子体”口语第三点:准确。
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就是一个经典语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反复出现的情景练习场。从知道万物都有个名字,到叫出一个个名字,这个过程给了孩子许多喜悦和快乐。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按理说,在这个星球至少比孩子多见识了20几年的我们,是有这个资质来做这次新奇世界的导游工作的。
但是,有时候也难免迎头撞进了尴尬的怀里。
在树2岁左右的某天,我和他在翻看一本超市买来的宝宝认知书,很简单,就是一页一张大彩图,上面再标其名称。
书中的东西,树基本都已认识,会说的也不少,但是他依然愿意看,一个个指出来,让我一一说出来。
那天看的是水果,嗯,苹果,香蕉,石榴,木瓜,猕猴桃……
突然,翻着书的小手指一停,隔空指向了书页中间的固定用的塑料圈圈,我现场语塞。
见我没开口,小人又一指:“嗯?”
我依然双眼放空状态,像被老师揪出来的学生,脑袋里稀里哗啦乱转一通,可什么也搜刮不出来:这个到底叫什么?圆圈?书本固定线?塑料绳?
……
还有一次,我们在置物架旁,也是现场问答模式:
嗯,置物架,隔板,支撑柱,螺栓——
又一记突然,小人把手指停在了支撑柱和隔板链接处上面的PVC圆形帽上,然后歪着脑袋无比信赖和期待的,亮闪闪的目光盯着我。
这个……嗯……嗯,这个……
我心里发出一声巨大嘶吼:谁能告诉我介叫个啥嘛?它到底叫什么?叫什么叫什么?!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周围,真有不少叫不出名字或者不能叫其准确名字的。排水管道上的长短粗细不一的零件们到底叫什么名字?耳朵眼上面的那个漩涡又叫什么?玩具车顶上的那些凹凹凸凸的事实而非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还好有网络。幸好有网络。
“亲子体”口语第四点:尽量使用陈述句,尽量减少反问句、命令句的使用频率。
陈述句,是一种客观而不带主观判断的语句,尤其适合亲子交流,最最体现其价值的时刻,是成人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
陈述句,陈述句,陈述句。
当孩子让你怒火三丈让你抓狂无比时,念念这个三字咒语。
陈述句是一个冷静、客观、从容的句式,它态度温和而坚定,常常有四两拨千斤的体现。
对比一下:
“啊!不准在墙上画画!你不知道要画在纸上的吗?给你说了多少次了?下次再让我看到你乱画……!”
“给,这是你的绘画本,在这上面画。”
再来一对:
“你怎么又哭了?整天哭哭啼啼,不就是玩具坏了吗?这么点事还值得哭一场?玩具那么多,你不能玩别的吗?”
“嗯,玩具坏了,你很伤心,我们来看看还能不能修好。”
最后的一条,就是尊重。
别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对立面或者一个依附你生活的附属品,无论多小他首先是个独立的人。
所以说话前,先假设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和自己同等地位的成年人。这么一来,无论赞美还是批评,你都会考虑到表达的技巧。
不能仅仅因为TA是你的孩子,就口无遮拦、随心所欲地表达你的看法和意见。
恰恰相反,正因为站在你面前的是个仰头望着你的孩子。他们还不会辨认、否决、化解来自他人的意见,以及由此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所以更应该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
也就是说,想好了再开口。
赞美的话,真诚恳切。
批评的话,客观冷静,而不像是一场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