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洋葱阅读法》的第2章——碎片阅读。
碎片时代的阅读:多、杂、不想学、太乱了!
薛神医:学的多、杂不精,乔峰:快
一、什么是碎片阅读?
碎片阅读是有目的性的学习和阅读。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关键词: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
碎片阅读的核心:概念。
首先要学习了解概念,把概念梳理出来,然后将它们进行组合就可以了,建立知识体系。
二、碎片化阅读工具
利用印象笔记,管理自己的信息,把我们看到的一些相关主题的图片、微信、网页、咨询app里面的内容素材收集在印象笔记的一个临时文件夹中,然后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进行提取使用。
三、构建我们b的知识体系
来源途径:课程、图书。
通过提炼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碎片阅读的方法
概括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提炼、链接和融合。
以上三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碎片知识里,快速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提炼就是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
选择对我们重要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收集后,使用工具:萝卜书摘APP、概念卡片提炼出来,然后链接:关联自己的经验,也就是和我们自身产生关系,加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为我们所用;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后,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
五、碎片阅读时间
1.明确自己的碎片时间
首先觉察到自己有碎片时间,其次明白这些零碎的时间可以做什么,最后提前做好规划。
2.明确学习来源:知乎日报、集客、得到、简书
3.从兴趣出发
要先对某个内容感兴趣,然后才能去关注,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我自己每天也在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和图书阅读,喜马拉雅听书、樊登听书,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答案:
没有提炼、链接和融合,没有输出、分享,没有用“印象笔记”收集整理成自己的知识素材库,为看书而看书,没有目的性,就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