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件入口、出口路径配置
首先,webpack是建立在nodejs上面的工具,webpack只负责编译,别的需要靠nodejs的api来帮忙。nodejs要搬移任何的文档都要靠一个叫path的api来做,所以在webpack.config.js中用require的方式来引入path的模块。 然后在module.exports里一开始加入context这个属性,里面使用path.resolve这个方法来指定一开始的路径。 context: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
__dirname在nodejs里代表的一个特殊变量,指的是当前执行文件所在目录的完整目录位置,然后指定第二个参数,从src资料夹开始找文件。 如果想输出不是在dist文件夹内,可以在output中重新指定路径:
var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context: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entry: './index.js',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App'), //指定打包路径为App
filename: 'index-bundle.js',
}
}
package.josn中scripts:
"dev": "webpack --mode development --watch", //开发环境,不压缩代码 watch自动监听,保存后自动编译
"build": "webpack --mode production" //线上,文件编译后压缩
watch指令可以帮助我们监控js,只要有js文件有变动就会自动帮我们执行编译,执行相关watch命令后,会发现命令行中webpack虽然编译了,但是执行却没有中断,因为webpack是watch的状态。 mode未设置:意思就是webpack在执行编译的时候有production(上线版本,需要将档案给压缩和优化)和development(开发中,只编译)状态。
webpack4默认是production,所以在不设定mode的情况下watch会执行production功能,但是这样不太好,因为开发中的时候你每次执行watch就除了帮你编译还执行压缩和优化,太消耗资源,而且会占太多电脑记忆,所以日常开发使用development模式。 避免在执行的时候消耗不必要的资源。
2. plugins插件
插件是 webpack 的支柱功能,目的在于解决 loader 无法实现的其他事。
未配置html文件入口,安装npm install --save-dev html-webpack-plugin
webpack.config.js中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通过 npm 安装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HTMLWebpackplugin会在打包结束后,自动编译可自动在dist下生成index.html文件,并把打包生成的js文件自动引入html中。 但是生成的html并没有dom操作生成的root的div标签,因此可以配置html为模板文件: new HtmlWebpackPlugin({template: './src/index.html'})
3. entry 与 output基本配置
entry 和 output打包多个文件时的配置: 默认output出口main.js entry写一个字符串entry:'/src/index.js'等价为写一个对象:对象的键main对应打包生成的文件名
entry:{
main:'/src/index.js'
}
如果配置两个入口文件:
entry:{
main:'./src/index.js',
sub:'./src/index.js'
}
输出一个出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将绝对路径转为相对路径
filename: 'index.bundle.js'//输出文件
}
将会输出如下错误: 打包错误,因为打包是多个文件,main.js和sub.js打包后都会起名叫index.bundle.js,这样的话名字就冲突了。 解决这个问题,把filename名称替换为占位符,output中的占位符可以支持 几个这样的配置内容,如hash 、name。如:filename: '[name].js' name为打包entry对应的key值。如此配置之后,在打包的时候,打包会被放在index.js文件里,main.js中输出,第二次打包会被打包到sub.js里,打包后结果: dist目录下会打包出mian.js和sub.js。同时webpack会自动把打包生成的main.js和sub.js放在index.html中:
publicPath 打包完的文件index.html文件给后端,作为后端入口文件,js文件上传到CDN域名下面,希望地址前多一个CDN地址域名,比如传递到src="http://cdn.com/main.js"",希望打包完成后注入到html中的js多带cdn.com的域名,现在手动去改肯定不行,可以在webpack.config.js中改一个配置,在 output中配置publicPath:'http://cdn.com.cn',修改后,重新运行打包,dist/index.html中在所有引入的js都会加入该地址。
4. sourceMap的配置
sourceMap是shong么?
当我们代码写错后,打包运行,在console控制台会有错误提示,但提示的是错误在打包之后的文件位置,而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是错误定位到原文件,sourceMap是一个映射关系,知道dist/main.js文件出错位置在原文件index.js文件中的位置。
<details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caret-color: rgb(36, 41, 46); color: rgb(36, 41, 46);"><summary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sourceMap使用</summary></details>
HMR Hot Module Replacement热模块更新
写这样一个例子,引入css文件,界面动态渲染dom元素,每次修改css中的样式,界面都会重新刷新,之前添加的dom元素也都不存在了,为了使界面dom元素保留,只刷新样式文件,就要用到HMR了,通过HMR简化流程。
使用
devServer: {
hot:true, // 让webpack devServer开启HMR功能
hotOnly:true, // 即便是HMR功能没有生效,也不让浏览器自动刷新
},
引入插件:
const webpack=require('webpack');
plugins: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HMR开启
],
如果不使用HMR,有两个js文件时,只修改一个,会重新请求数据,整个页面都会刷新,之前操作的一些数据也不会被保存下来。
如css-loader中底层实现了HMR代码的编写,react等都不需要写HMR代码,内置实现了HMR。而通过脚手架工具creact-react-app 生成的工程会默认的webpack的配置都已经配置好了,配置文件非常全,但是把webpack相关的配置文件隐藏起来了,脚手架提供了eject命令,可以将隐藏的webpack配置项展现出来,执行npm run build/start等命令时会调用这些隐藏的配置文件,来进行项目的打包,生成可以运行的代码。
总结
虽然webpack大多不需要我们从零开始一点点去配置,但是理解其各配置项功能及打包原理是很有必要的,便于以后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