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五十载,相濡以沫共白首
——贺父母的金婚纪念
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写一篇文章,关于我的父亲母亲,可是,总未提笔,或许也是因为不知该从何说起吧。
新年第一天回去探望二老,聊天时说及他们的婚姻,一晃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今天恰逢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晚上和他们视频,两个老人家下午刚刚一起去理了个发,精神矍铄、喜笑颜开,看着他们的样子,我都被深深地感染了一份快乐。
很小的时候,也记得他们之间的争争吵吵,也曾担心过他们是否会分开,等到多年以后才明白,有一种幸福叫“争争吵吵活到老”。
年轻时的他们足以称得上是郎才女貌,羡煞一番众人。
母亲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祖父祖母靠着勤劳与智慧拥有了丰余的生活,父亲是一个富二代,聪明有余,踏实不足,包办的婚姻下有了母亲等一众孩儿,只是最终还是失去了其中的两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系列的动荡之后,家产田地顷刻间全无,祖父母痛彻骨髓,相继离世,而后,父亲也因成分而备受磨难,一跃长江而了之。其时,母亲尚在读师范学校,作为长女,不得不早早地面对和承担起一堪重任。师范毕业后,她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也出落的亭亭玉立、肤白貌美,骨子里自带的傲气和自尊自强,更是平添了与众不同的气质。
母亲常说她的童年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彼时的甜,后来的苦,统统成为人生的一部分,也造就了她宠辱不惊,以及豁达的心胸。
父亲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天资聪慧,敏而好学,我的爷爷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却非常支持读书,于是,父亲一路从私塾读到中学、大学,成为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方圆几十里的第一个,着实为家里争了光。
父亲就读的大学就是如今的中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离家千里的外省,也就是母亲所在的地方,因此,才有了与母亲的这一段姻缘,还有了我们兄妹三人。
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如是。
在父母跟前,我总觉得自己仍旧是个孩子,还没长大,好像是突然之间,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才发觉他们是真的老了。我试着回想从前,从有记忆开始,好像就有着无数的点点滴滴,存放在我的心里,然后在不经意间回放着,满满的感动止不住溢出眼眶……
我想,不妨可以说上几个小故事来。
故事一:吃苹果
由于职业的原因,母亲患有严重的咽炎和声带小结,不能吹冷风,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父亲是湖南人,无辣不欢,可是,为了母亲,也尽少在菜里放辣椒,只另外准备着,单独吃。
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匮乏,可是我们家还是不间断地会有应季的水果,比如梨子、苹果、西瓜等等,可是数量不会多,太贵。苹果大都是母亲的专享,这是父亲定下的规矩,说是多吃水果对嗓子好。于是乎,每次母亲削苹果皮的时候,我和哥哥两个馋猫总会蹲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条越来越长的苹果皮,然后伸出小手接着,一人分一截,塞进嘴里,连着渣儿一块儿吞进肚子里,无比开心。母亲总会切下几块分给我们,然后看着我们笑。那时的苹果可真好吃啊!
故事二:修脚
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脚趾甲一直是父亲为她修剪,极少的时候是她自己修。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她说,自己修指甲要弯腰驼背的,很累,所以,父亲就义不容辞了。理由很简单。父亲细心体贴的程度令人感动不已,那一幕幕,我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从满头黑发,再到霜染双鬓;从抬手的利落自如,再到戴上老花镜的慢条斯理,不变的始终是那份小心翼翼的呵护。
年少时不在意,年轻时也不觉得,总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直到后来才明白、才懂得,这是怎样的一份爱。我曾打趣母亲,说这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哟,我这辈子恐怕是得不到这样的爱了。母亲回我,这是夫妻间彼此共同付出的回报。是啊,道理虽简单,可真正懂得珍惜的却并不多。
故事三:长寿面
父亲的家境贫寒,读书的历程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因此,体质偏弱。结婚之后,母亲总是格外照顾父亲的身体,甚至有些体力活儿她都自己抢着干,有了好的营养品也都是省给父亲,还自诩底子厚、体质棒。每年到了生日那天早上,母亲一准会下一大碗长寿面,卧上两个荷包蛋,热腾腾地端到父亲跟前,再说上一句:“吃了长寿面,健康长寿一辈子!”
沾父亲的光,我们都会吃到一碗面,不过只加一个荷包蛋。我们一家五口人,互相之间都记得每个人的生日,无论是谁的生日,所有的人都会吃到一碗长寿面,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即便如今我在异乡,每年的生日,都会收到来自我最亲的亲人们的祝福。
故事四:母亲生病
三年前,年逾古稀的母亲突如其来地遭遇了一场重病,霎那间,整个家里天翻地覆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我们还未能调整好心态的时候,母亲却以她一贯的镇定和通透跟我们说,即便是不治之症也不许隐瞒她,坦然面对,勇敢接受!
随后,是一场长达十个小时的手术,几经生死线的徘徊,以胜利告终!手术室外那场漫长的等待,是我这辈子迄今为止最为艰难的等待,也是我们全家人最艰难的等待,个中滋味,锥心痛骨,永生难忘!
母亲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出院回家后,我们不得不继续回单位工作,父亲不愿请人帮忙,一人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每天为母亲换药擦身,还要买菜做饭。我们都怕他太累,想请个钟点工做做家务,可是他却坚决不同意,只说等做不动的时候再请,我们知道,他是不放心别人的照顾,这份倔强劲儿也是很难改变的。
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也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母亲的身体恢复的越来越好,渐渐地,又揽起了一些家务活。母亲说,做做事也好活动活动筋骨,更有利于健康,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这是心疼父亲了。
母亲说,人这一辈子,回首时才会发现时光如梭,岁月无情,她和父亲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实属不易。很多坎坷都是靠着彼此的支持和力量才得以度过,这世上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关键是,心里知道谁是最重要的人。他们那一辈人甚少言爱,却又在一举一动中渗透着满满的爱,所以,那一辈人,大都能走到白头,这也是当下社会所不能比的。
如今,二老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父亲每天都会读书看报,写字吟诗,也会帮母亲一起做些家务,母亲仍如从前一样的忙忙碌碌。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球赛,比如网球、乒乓球,还有羽毛球的比赛,我总会笑他们俩是老球迷。
年青时也曾憧憬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想像着未来的伴侣会是怎样一个人,不仅在生活中能互相关怀,又能在精神上成为最好的挚友,有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契合,更享“赌书泼茶”之欢愉。
随着自己的一路成长,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爱的真谛。真正的爱如同涓涓细流,它是餐桌上一顿丰盛的菜肴,它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它是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它是捧在你面前的一杯热茶……滋润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幸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爱情,更没有完美的婚姻和家庭,只有通过彼此的理解、体谅、包容和共修,才能携手并进,共创美好的生活!
每次回到父母身边,都是我心里最踏实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笑容,听着他们的絮叨,哪怕是俩人之间你一句我一句的争执,都会觉得这是一幅慢慢变老的画卷,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直入心田。
有一首歌这样唱:
给你我平平淡淡的等待和守候
给你我轰轰烈烈的渴望和温柔
给你我百转千回的喜乐和忧愁
给你我微不足道 所有的所有
给我你带着微笑的嘴角和眼眸
给我你灿烂无比的初春和深秋
给我你未经雕琢的天真和自由
给我你最最珍贵 所有的所有
给你我义无反顾的长长和久久
给我你多年以后仍握紧的手
给你成熟 你给我迁就
会不会就这样白了头……
太多的爱让我的指尖沉甸甸的,太深的情也无法用笨拙的文字来表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我希望还能有无数个朝朝暮暮,让我能陪伴在他们身边,只做一个能撒娇的女儿,一如从前。
2020.1.17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