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险能力,才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

没有存款,就意味着很难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生了重病,也许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还得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借钱;

孩子要上学了,也不能让他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只能选个差不多的学校,还得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如果背上了房贷,一家人就得节衣缩食,一年到头赚的钱,过年发几个红包就没了……

生活总是勉勉强强,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人就像挤在一条小船上,生怕出现任何风浪。

而有抗风险能力的人,工作不爽了可以裸辞,心情不好了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

所以,抗风险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

想了解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少,其实很简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收入大部分来自工作。

想象一下,如果今天你失业了,在保证目前生活品质不下降的情况下,还能撑多久?

相信无论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都不敢想象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还记得去年三月,华为“清退35岁以上员工”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虽然后来证实是谣言,但任正非也曾公开表明:“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不得不说,他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根源:追求安稳,没了拼劲。

我想起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主克里斯是一个平庸的中年男人,有着差不多的工作,过着差不多的生活。

他的工作是销售医疗器械,每天疲于奔命,不仅没有一点收获,还负债累累。

他有自己的梦想,却从不行动,只想着现世安稳。

于是,丝毫不具备抗风险能力的他,很快见证了平静生活的土崩瓦解。

因为负债,车子被拖走,房子被收回,妻子提出离婚,一夜之间,他带着儿子流落街头。

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我们都应该明白:没有永久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活。

只有广积粮,高筑墙,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可能性,成为具备抗风险能力强的人。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呢?

其实就像高晓松曾说的那样: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碰到新事物,他们会说,这个很新鲜,很好,然后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一定不会放弃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他知道,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本就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与其担心被时代抛弃,不如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