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因主张抗金,被朝中人排挤,只好回到老家江西上饶隐居。
一日晚餐后,辛弃疾觉得时间尚早,便想出去走走。他一个人走在黄沙岭的路上,心里并不孤寂。这位豪放派词人,总有乐观豁达的一面,就算心中愤愤不平,但眼前事物若能让他开怀,他便不再想忧愁之事。他慢悠悠地走着,一抬头,发现皎洁的明月已升到横斜的树枝上了
(PS:透过树枝看明月),却惊动了在枝头栖息的喜鹊,喜鹊纷纷飞离树枝(PS:哈哈,这明明是辛弃疾你的脚步声惊动了喜鹊。说是明月,也算浪漫啊)。夜晚清凉的微风,好像吹来了若有若无的蝉叫声。这一定是太静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幻听,辛弃疾不禁摇头一笑。他继续走着走着,走到一片稻田中。稻花的香气扑鼻,真令人陶醉。闻着稻花香,辛弃疾好像看到了老百姓在谈论着丰收年景时的情景。耳边的蛙声阵阵,好像也在诉说着这个丰收年。啊,丰收好啊!老百姓有吃的,就有好日子过,老夫也就欣慰了。辛弃疾这么想着。
辛弃疾继续向前走,走到一座山前。他再抬头看天,发现天空中的星星稀稀疏疏,时隐时现,原来是一些被云遮住了。很快,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哎呀,这夏天的天气变化真快,刚刚还明月当空,现在就小雨淅沥,真是的,去哪里避避雨呢?出来散步,突遇降雨,辛弃疾心里不免有些焦急。啊,想起来了,记得曾经用茅草盖的旅社还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里,貌似过了小溪的桥,转个弯就到了。哈,我可以去那里避避雨。辛弃疾这么想着,也加快了步伐,而刚刚淋雨的焦急心理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PS:不得不说,辛弃疾这个心理转变,还真是有点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