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月芳 21历本 2021410028 18408551353
土地庙,是一个村庄的守护神。或坐落在山野田间,地沟边上村子周围,大的土地庙或像庙宇,亭宅,小的更是用石头堆建,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守卫神——抱塘村的四方土地庙,四方地神坐落在村庄的东,西,南,北各方一尊,他们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历经沧桑,风雨300多年现依然屹立于村庄。四方守护着这个村庄,早些年间,匪患成灾名齐心协力,建筑高墙把村庄围起来预防匪患,这四尊土地庙坐落于屯子的四方大路上,在旧时年代民生疾苦内忧外患只能把精神寄托于这四尊土地神,望神灵福佑后人。土地庙的分类1.第一类四大土地庙四大土地庙:在抱塘,土地庙分为自家的,团体的,还有一种是在桥头的土地庙。第一种是村中的四大土地庙,这四大土地庙是在乾隆年间建立的,拥有近300年的历史。据吴远庆说:“以前村子是用窨子屋围起来的,在四大土地庙的附近修建有四个木制大门,是专门建来抵御土匪的。”,将四座土地庙分别建在四条不同的路上,寓意着四条路能够四方平安,村民们能够安然无事,和睦相处。村民们在祭拜时总是怀着虔诚之心,在村民看来,土地神是无所不知的。他们认为土地神对于各家的事情很清楚,包括好的事情与坏的事情,即便个人做了什么其他不知晓的事,但对于土地神来说却是了然于心的。他们还认为祭拜土地神,祈求其实现自身愿望或家庭成员的愿望,另一方面信仰者会将这种信仰转化为一种内心安慰,并在生活中实际行动去努力实现愿望。一号土地庙:占地面积较小,造型简单,横批写着“得土之敦”,上联写着“保家门吉庆”,下联写着“佑出入平安”。意寓着村民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出入平安,一帆风顺。二号土地庙:占地面积小,整体体积不大,拥有水泥制作的屋顶,无对联。三号土地庙:占地面积最大,造型豪华,屋顶拥有图画,瓦片形状逼真细致,屋顶的双鱼图案栩栩如生。仅拥有一面下联写着“万载庆祯祥”,下联下刻着若隐若现的荷花。三号土地庙建在村落的下水头,即水尾之处,所谓庄前庄后系就水流所经之前后而论。因土地庙建在水尾,面朝着水流的方向,意味着不使村落的财富往水流,故被认为可返气回堂,有利于村落的繁荣昌盛。从土地庙的方位来看土地庙与村落的关系,土地公有“把水尾”之守庄护庄的特性,因水源对农村社会非常重要。四号土地庙:占地面积最小,造型极其简约大气,仅使用两块青石板与三块石砖组成。2.第二种是自家自建的土地庙。自家的土地庙起着保佑自家人出入平安,事业有成,孩子金榜题名等各个方面的祈福作用。土地庙因神格不高,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造型简单多样,简陋者于田间、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一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土地庙信仰生成的最原始意义,就是对土地的崇拜,祈求能够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土地庙中的土地神被赋予许多职能,但它掌管一方土地主管风调雨顺之事仍是其主要职能。在多自然灾害的季节里,人们对土地庙的祭拜越频繁,祈求灾害能够尽快过去,庄稼能够茁壮成长。虽然有些灾情依旧,但对土地庙的祭拜与需求寄托能够让人们以一种较平和的心态面对自然灾害。在抱塘,自建的土地庙一般是保佑自己家的,是一种自立性质的保护神,虽然在逢年过节才会烧香烧纸钱进行祭拜,但是依然是家家户户都会建的,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至于为什么要建,抱塘村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是觉得祖上传下来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有,那么自己传承就好了。3.第三种为桥头的土地庙这种土地庙的位置一般都在桥的附近,整体面积较大,造型多为华丽,多修建有精美的屋顶,内放有香钵,是专门设置来祭拜桥神的,村民们普遍信奉桥神,认为桥神拥有魔力,能够使人们出入平安,为村中的孩子祈福保佑。4.第四种是犯了关煞后建的土地庙一般是家中有亲人身体不太舒服,经常性的生病,家人就会请道士来算生病的人的生辰八字,看犯了哪一种关煞,然后回让家里人去做出相应的准备。这种土地庙建在山上或者离村庄较远的地方,且造型极其简单,三块大石头堆成一个“磊”字即可。一般会准备一些香、纸、蜡烛、糖果等祭品进行祭拜。一般情况下,只需祭拜一次即可。这种土地庙一般坐落于偏僻的地方,能够避开喧闹,能够更加安静,不受打扰,比如进入村子的道路旁,道路下的大树旁。其实大多数土地庙都是用来祭祀神灵的,因此也有一定神灵崇拜的文化意义。5.土地庙的祭拜土地庙与乡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为了祭祀土地而建造了以土地庙为主要建筑形式的崇祀建筑;土地庙的长久存在有赖于人们世代相传、长久不衰的崇祀行为;由于土地庙的产生与存在而出现的一系列活动一一包括祭祀活动、庙会活动,形成了老百姓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桥头和路边的一些土地庙,在祭拜它们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过中元节,春节的时候,土地庙普遍具有一路平安的寓意,也是人们祈福的对象。每当逢年过节,外出工作,都会进行烧香烧纸摆祭品等仪式,不过祭品一般都为节气所常吃的食物,比如三月有三月粑,那便准备三月粑作为祭品,五月有端午节,则准备粽子作为祭品;中秋节则准备月饼。特别是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出门祭拜土地公,一般都是家中的妇女出门祭拜,她们会在大年初一准备好纸钱、香、酒杯、自酿米酒、茶水、糖果、水果、刀头(大块煮熟的五花肉)等。出门将四大土地庙,古树、古井、自家的土地庙,古桥、古碑等统统祭拜一遍。有的人家会将祭拜过的食物统统带回家,一方面是避免浪费,一方面是认为祭拜过神灵的食物同样带有神力,也能起着治病救人的微妙作用。而较少的人家会选择不将食物带回家了,留着食物在祭拜处,让神灵慢慢吃。6.报庙据说,人死后,亲属到土地庙、城隍庙、五道庙或十字路口报告死亡消息叫报庙。人刚死后,鬼魂暂在土地庙中栖身。每天早、中、晚三次饭前, 由管事人带着,孝子们提着孝棒,到土地庙报庙。左转三圈右三圈,亡灵报到土庙前。驾鹤西去路漫漫,冥币焚烧化青烟。孝带飘,灵帆卷。银壶滴水感恩泉。思念先人哭声起撕肝裂胆阳春寒。此时气氛是凝重肃穆的,它引起人们对祖亲的怀念和生死离别的悲情,人们在此时寄托哀思以减轻平日的伤痛。其实,中元节除了祭祖先外,也要祭野鬼,即别人家的死人。大多数烧符包的行为表明,农民不仅希望自己的祖先在阴间生活幸福,而且对别人家的祖先也寄予了同样的希望,这可以说是体现了农民的一种“鬼”文关怀意识。在民间,人们还是比较相信有鬼神存在的,有太多未知的东西及难以解释的情况发生。据说,家中老人逝世后下葬的3~7天,他们会返回家中再最后看看家中令他们思念不已的人,他们会让想听到他们声音的人听到他们走路上楼的声音。也叫“回魂夜”。会在焚烧逝者遗物的地方设置一个小小的土瓦庙,从逝者下殡的那天开始烧香和长明灯,需要烧七天七夜。所以才会有“做七”的存在。“做七”是每隔七天便隆重祭奠一次或请僧道超度亡灵到坟地哭拜、烧纸钱�共做七次。其中以“头七”最为隆重,一是因为这是首次大规模祭祀死者,二是相传此日是死者灵魂登望乡台眺望家乡的日子故须周备待之,稍有不敬,将遭鬼谴。家属在“做七”期间,男不剃头,女不梳妆,以表示对逝者最大的尊重。我们不舍逝者辞别,逝者也很不愿意离开我们所以我们点亮回红灯指引他回家的方向,这是逝者最后一次回阳间看亲人最后一眼,便要奔赴阴曹地府,在阴间也能看亲人最后一次,那就是望乡台,又称望乡邻,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无奈再多的不舍只能化作对后人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