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准备来好好读一读该书,打开后发现不是我想要读的,已经打开,就捺着性子翻完了。也原本打算翻完了就算了,没什么深刻的感悟,但已经养成了读后即写的习惯,哪怕三言两语。
这本书,是郝晓东老师在他的《未来教师师》一书中推荐的,还有另外两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把时间当做朋友》,当时一口气全部买回来了。到今天,才翻了这本。不免想到自己身上致命的缺点:行动很快,却总是很难有效落实。就像007创始人覃杰在新人第一课《万能137心法,助你人生开挂》中说的:起了很多头,却没有几件事坚持下去。感觉说的就是我这类人,所以到今天依然一事无成,挫败感很强。
读国外书籍,最烦恼的是人名、地名记不住,加上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平铺直述富兰克林的生平经历,读起来特别索然寡味。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性别差异对该书产生的阅读期待可能也不相同。男性对国家政治、外交策略等的关注要强烈,而女性普遍不太感兴趣。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没能深读下去。
对富兰克林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终生的伴侣”。对照他的一生,我认为他并没有做到,但是却严格要求他的妻子德博拉和他的儿女们做到,尤其他那可怜的妻子德博拉做到了。
富兰克林头衔众多,诸如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等,据这本书的记载,感觉这些头衔都是他本人给自己戴上去的。这也是我我最敬佩他的地方:做事有魄力有勇气,只要是他自己愿意干的。正因为有勇气,成就了他所谓的诸“家”。
在我的身上最缺乏的就是勇气。小到一群人聊天发表个人想法,大到培训会议发言,明明有着一肚子话,常常被自己认为的“观点不新鲜,没什么好说的”劝住了,站不起来。可是,再来听一听同伴的发言,内容大同小异,甚至还没有自己好。往往,我把说什么看得很重要,总是错失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当然,与那些优秀的表达者相比,我的思维的确很慢,概括能力也不强,心里明白:优秀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因此要在日常的实践中,运用成功的模式,训练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007课程倡导7年坚持,时间的力量。
感谢该书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和译者孙豫宁,可想而知,他们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材料搜集、整理文稿到最后的刊印校对,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感谢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