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微信的1.0版本,就是一个在熟人之间可以免费发文本信息和图片的工具。

微信的2.0版本,增加了微信的语音功能和“查找附近陌生人”的功能。

到这里,微信成为了陌生人语音社交的工具,但还是个工具。

微信3.0版本的时候推出了“扫一扫”、“服务号”,从这个点开始,微信开始连接世界。

4.0版本的时候,微信推出了“朋友圈”,也就是说微信从通讯工具开始进化,变成了社交平台。

但这个时候,你在朋友圈发照片,如果朋友评论,你是没有办法回复的,互动的功能,直到4.2版本才做出来。

接着就是微信的4.5版本,推出的就是今天的内容公众号,推动了一批媒体人创业,孕育了一大波网红。

微信的5.0版本,对微信来说有一个巨大跃升,就是加上了“绑定银行卡”。

怎么让大家升级成5.0版本?这个时候微信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运营,而这个运营是通过产品来完成的。它推出了一个小产品,我想你还有印象,就是“打飞机”。

那个时候如果你刚升级了5.0的版本,一打开微信就直接出现一个“打飞机”游戏的界面,然后大家就都开始玩。身边的人听说了也会去升级版本,加入打飞机大战的战团,彼此PK。

微信就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5亿用户的升级。

接着就是刚才已经预告过的微信6.0版本。这个时候,微信面对的难题是:用户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在微信上?而且还要在微信上发生钱的流通?

这时候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微信红包。微信的支付团队是从财付通团队脱胎而来的。互联网圈都知道,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支付宝一直都是财付通头顶的一座大山。

2013年的第三方统计,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是76%,财付通只有3.3%,20多倍的差距,这是三层楼和76层楼的体量差别。就是在2013年这一年,诞生了微信红包,改变了支付战局。

微信红包是财付通下面的微信支付团队里一个小团队内部做的一个小项目,一群小孩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没有做任何的申报,用公司资源就做了。

当时微信支付的总经理吴毅在回忆微信红包发布的场景时说,他当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着,觉得外面的办公区特别吵,一帮人在那儿又喊又叫地折腾。他就推门出去说:“你们在干什么?怎么这么吵啊?上班呢!”

这些小孩就说,“我们以前说要做一个发红包的小应用,现在做出来了,特别好玩,要不你试一试?”

一个是点对点红包,一个是拼手气红包,当时还是作为一个插件安装在微信里的,大家开始测试,这时候就有人顺手把一个红包丢到了腾讯的一个大群里。

于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支付宝和财付通战局的产品就这样发布了。在此之前,其实腾讯内部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产品。

接着,我们就看到微信红包从一个小插件,换到了输入框下面的重要位置。现在红包已经成为了微信使用率最高的功能,远远大于“查找附近的陌生人”、“摇一摇”,这些微信的早期里程碑产品。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就达到了它的第一个用户峰值,多少人呢?458万人。

这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微信红包的用户数就再也没有突破过这个数字。除夕肯定是红包的高发期,那一天使用微信红包的达到了458万人,之后的几个月,又从这个高峰值上掉下来了,而且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

这叫什么?这就叫遇到了圈层壁垒。所以每次有人问我说互联网圈的核心活跃人数有多少?我就跟他说,有458万。因为这是微信红包按照它的自然能量达到的极限值。

像红包这么天然的东西,微信红包操作又是这么简单,但是在没有借助任何外部势能的情况下,将近7个月的时间,它就困在400万用户里无法突破。

实际上,互联网的尝鲜爱好者就这么多,它的自然传播极限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这个圈层壁是怎么被打破的呢?春晚。

我想很多人还记得,2015年微信和春晚合作。我们不得不承认,春节就是我们中国最高的文化势能之一。

微信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摇一摇抢红包,操作足够简单,当天微信红包新增一亿用户。

从400万用户到一亿用户,靠春节这样一个核心场景的触发完成。支付宝积累一亿用户用了多久呢?大概是8年,而微信支付是一天。

到这里,6.0版本之后的微信就是咱们今天熟悉的样子,它就成了我们今天移动生活的场景。

我们简单地讲了微信的六次大版本的迭代,它过去一共迭代了几百次。从最早是一个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到现在的移动生活场景,甚至是移动商业帝国。

它自己从一个“点”变成了一个“面”,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无数企业和个人,从生活到财富,光荣与梦想,都能够在微信里得到支撑,甚至在微信上完成闭环。

腾讯的强大是这家公司的系统能力,它能够孕育出一批小马化腾,不断在腾讯的土壤中产生像QQ、QQ空间、微信、王者荣耀这一类奇迹级的产品。

微信肯定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体,但它也只是腾讯公司的一个产品。

腾讯当然是这个数字时代的一个巨大经济体,腾讯同时也是深圳市的一个企业,只是深圳的350个上市公司之一。

深圳有350个上市公司,这个城市不过只有37岁,比我们今天很多得到App的用户还要年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不管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微信这个我们每天都要依赖的产品,还是腾讯这家公司,抑或是深圳这座城市,都是迭代的产物。

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

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以及你的人生。

微信不过就是7年,深圳市也不过就是37年。

今天你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


来源:《梁宁产品思维30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